第14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事办实 幸福升级
——冷水江市高质量书写民生答卷

  肖洋桂 杨 荣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近年来,冷水江市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涉及民生的实事办实、急事办稳、难事办成,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路修好了,我们村的脆柚运输更加便捷,今后村里还将计划搞农家乐,游客会越来越多,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11月25日,冷水江市中连乡余元村干部表示,一条6至8米宽、2.1公里长的产业路日前建成通车,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还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一条道路更长更宽的“大动脉”——新冷邵高速公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新冷邵高速公路全长约81千米,其中冷水江段长约30公里,拟采用双向4车道,路基宽26米,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目前,新冷邵高速公路正式纳入省级路网规划。这一重大交通项目的落地,成为该市“产业育新培强攻坚十件大事”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冷水江市“湘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历史性一步。

  交通兴,则百业兴。“十四五”期间,冷水江市推行交通优先战略,加强对外大通道建设,积极融入沪昆经济发展带和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力构筑纵贯南北、联动东西、通达四邻的对外交通体系。同时畅通内循环,优化市域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实现三级以上公路乡乡通,农村公路通达率达100%。 

  冷水江全力扫清东西南北方向的“烂路老账”,出城主路优化畅通。北部的温金公路、南部的禾石公路均已全线贯通,成为百姓欢迎的“美丽路”、“样板路”;东南部的邵北连接线进展顺利,基本完工。往西的郭石公路也改造完成,结束了长年坑坑洼洼的历史。市民关注的冷江大桥已改造完工。作为市人大一号议案的毛渣公路改造项目已建成通车。注重打造资源产业通道,做好资源产业路和旅游公路建设,强化与重要经济节点的有效衔接。2021年至2024年,累计建设完成旅游资源产业路一百多公里。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冷水江市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支持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改造,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两百多公里安全防护工程。同时推进危桥改造,完成金竹山大桥、冷江大桥等10座省道危桥改造任务和毛易桥、幸福桥等16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

  老旧小区华丽蜕变

  “以前排污管道老化堵塞,路面积水严重,要穿雨鞋才能出门。现在改造后,穿布鞋都可以走,车子也可以进来。”11月25日,冷水江市禾青商品市场居民曾阿姨高兴地说,她在这里做生意多年,目睹市场从“老旧杂乱”到“整洁有序”的美丽蜕变,心情也变得愉悦。

  禾青商品市场改造是冷水江市推进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该综合项目共惠及居民1776户,覆盖房屋66栋。截至目前,禾青市场片区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已全面完成;资氮社区及医院区域也已完成道路“白改黑”和路灯安装等工程。

  老旧小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对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冷水江持续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曾经的“老破小”变成了“新地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

  布溪工商银行家属区冷水江市典型的“高龄小区”。楼间距逐渐被荒草侵占,锈蚀的管网常年暗涌淤堵,居民们曾笑称这里是“被遗忘的角落”。2024年,冷水江市启动房屋本体改造攻坚战,完成该小区屋顶防水、线缆入地等基础工程。今年,该小区停车坪硬化、雨污分流、化粪池重建等配套工程全面铺开提质改造。“老旧小区提质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雨污管道老化等问题,还将建设球场等配套设施,居民受益很大。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小区叫做幸福美好小区了。”该家属区居民表示。

  连日来,冷水江市运输公司家属区改造施工鏖战正酣。冬日暖阳下,挖掘机的铁臂剖开老旧路基,搅拌机的轰鸣搅动。这个容纳300余户的密集型社区,将通过“管网扩容+道路拓宽”双线改造,终结“楼道成河、出门堵车”的历史。

  老旧小区华丽蜕变,居民生活幸福加码。近年来,冷水江市累计争取5.27亿元专项资金,实施57个主体改造、30个配套升级项目,覆盖5个乡镇街道269个小区,惠及3.6万户家庭。尤其是2024年以来,冷水江市聚焦“水电路气消”基础网改造,在冷水江街道、布溪街道、沙塘湾街道、锡矿山街道、禾青镇同步推进6大配套工程,将民生“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本”。 

  “一老一小”稳稳幸福

  “正好适合我们的口味,我在家里做还做不出这种味道。”“主要是方便老人。有些独居老人不想做饭,到这食堂吃一点就方便。”……11月25日中午,位于冷水江市资氮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食堂十分热闹,老年人围坐在一起,边用餐边拉家常。

  该老年食堂于2024年5月开始筹建,今年6月底正式投入运营。食堂宽敞明亮,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各项制度和操作规范都上墙公示;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老年人吃得放心。同时,60岁以上的老人、特困供养老人、低保失能老人等群体还可享受1至3元的用餐补贴。

  针对资氮社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众多且行动不便的情况,该社区还组建了“资氮情”志愿服务队,向老年人开设“24小时紧急求助热线”,提供紧急就医、物业维修、生活服务等多项志愿服务,“有困难找志愿者”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同时,社区不断完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老人们固定的活动场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冷水江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养老体系建设,形成了全覆盖、高品质、可持续的高质量养老服务。2024年以来,冷水江市已完成135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8个老年助餐点建设,推动“老有所养”走向“老有颐养”。

  冷水江市布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口味,制定了一个星期的食谱,并且选用的食材都是来自周边的农场,让老人的营养更均衡,吃得更健康放心。除此之外,该中心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带领老人一起跳跳舞、唱唱歌,丰富了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同时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健康。冷水江市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月不定期的对全市宾馆旅馆、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督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针对孤困儿童的现实需求开展“心手相牵、与爱童行”、“娄心护蕾”等多个主题关爱活动以及“儿童自护小课堂”、红色教育等各类知识宣讲活动。

  冷水江还注重扎牢社会救助网,兜住民生底线根基。借助数据比对、入户核查等手段,对全市低保及特困人员全面排查,确保救助对象精准。目前,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349户7464人,特困人员691人,2025年上半年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1833.5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创新机制,将城乡低保评定、特困人员认定市级审批权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强化收入财产评估,落实按标施保、差额救助,对农村低保对象分类精准救助。并加大力度,提高城乡低保与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推进临时救助,2025年上半年实施2587人次,缓解群众基本生活难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