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全方位保护 积极探索活化利用
绥宁 6371株古树名木生机勃发

  湖南日报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通讯员 黄开龙)初冬时节,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铁杉林村,38株300多岁的长苞铁杉苍劲挺拔,树冠如云,引来众多游客拍照打卡。这处荣膺“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称号的生态景观,是绥宁县创新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绥宁县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让全县6371株古树名木生机勃发。该县投入专项资金对古树名木开展全面普查,建立“电子档案+日常巡护”的双重保障机制,为每株古树配发包含GPS定位、树龄测定、生长状况等20余项指标的“数字身份证”。对1076株一二级古树实施重点监测,通过生态护林员巡护系统实现动态管理。2023年,新增认定古树名木300余株。

  该县对古树实施“责任保险+专家会诊”的双保险机制。自2022年起,该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古树投保,覆盖雷击、风折、病虫害等18种风险。建立“专家智库”,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院所专家开展“把脉问诊”,近两年累计对29株衰弱古树实施根系修复、树洞填充等专业复壮措施,使关峡苗族乡1500年树龄的“神树”赤皮青冈等珍贵古树重现生机。

  该县积极探索古树名木的活化利用路径。通过打造以寨市乡长苞铁杉群为核心的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将乐安铺乡千年黄檀与侗族“萨岁祭祀”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编印《绥宁古树名木画册》,收录100株古树的乡愁故事。今年“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期间,古树周边特色景观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大幅增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