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11月22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泸溪县等地,当地村民在各自院坝忙碌,剥茶油壳、晾晒茶油籽。据统计,今年湘西州油茶产业预计带动6.5万农户增收。
湘西州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油茶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州油茶种植总面积达124.56万亩,其中新品种油茶61.02万亩。
“阴晾5到7天再晾晒”的科学采收法正在全州推广应用。古丈县飞翔生态农牧合作社理事长王飞介绍,新技术使茶油品质显著提高,合作社400亩高产油茶林今年预计产油1.2万公斤,产值超过160万元。据州油茶产业服务中心测算,新品种油茶盛产期亩产鲜果可达600公斤,亩均产值达4000元—5000元。
湘西州探索出“村集体经济+大户”“村集体+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同时推行油茶林下套种迷迭香、苦荞等作物的复合经营,实现“以短养长”。古丈县飞翔合作社通过“油茶+油菜”种植和林下务工,带动47户农户年均增收1万多元。
针对老油茶林效益偏低的问题,全州近两年完成新造油茶林1.84万亩,低产林改造1.38万亩。泸溪县合水镇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推广良种嫁接、测土施肥等技术,油茶单产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湘西州已形成覆盖8个县市108个乡镇的油茶产业链,从单一榨油向精深加工转变。“湘西茶油”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精炼茶油远销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