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事·观点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短乘长”不能无解

  何勇

  近日,从杭州西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G3754次列车,因乘客“买短乘长”、行至张家港站时未及时下车,导致列车超员触发警报,在张家港站临时停车40分钟,后续途中又发生两次类似情况,最终列车晚点1个多小时。

  其实,旅客“买短乘长”致使列车超员已经是个老问题了。近年来,每逢“五一”、国庆以及春运等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出行高峰期,均发生过这类事件,扰乱了铁路客运秩序,影响到后续路段旅客出行。

  “买短乘长”现象屡禁不止,从表面上看,是一些旅客缺少诚信意识,没有按照车票标注的车次、日期、区间、座号有序乘车出行。然而,从实际操作来看,在列车没有出现超员预警情形之前,“买短乘长”旅客只要在上车伊始主动选择补票,列车乘务人员一般不会拒绝。列车即便出现超员预警,也很少对“买短乘长”旅客采取强制赶下车的处理措施,而是默许其继续乘车,因为如此操作也能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事实上,“买短乘长”现象并非真的无法破解,关键是铁路运输部门要在补齐管理短板、强化精细化管理上下更大更多功夫。一方面,应依托购票需求预填等功能,优化资源调配,必要时增加临时车次、提高运力,最大程度缓解供需矛盾。同时科学合理分配长短途火车票,动态调整不同站点的放票数量,更加清晰、透明地向公众公布客票、余票信息,引导旅客有序购票。另一方面,可根据列车售票状况,提前分析客流变化,及时共享“买短乘长”精准数据,科学预判“买短乘长”是否会造成列车超员,从而方便列车乘务人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买短乘长”补票操作。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