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产业根基愈扎愈稳,新兴赛道活力奔涌而出——
浏阳 向新而行,竞逐未来

    浏阳城区全景。邓霞林 摄

    浏阳惠科项目。

    蓝思智能机器人头显模组。

    九典制药。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浏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 王 文  肖 霄 

  规模工业企业932家,A股上市企业9家,均居全省首位;

  经开区综合实力比肩中等区县,跃居国家级经开区第68位,农业科技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翻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4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800余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至2750件,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市。

  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浏阳产业发展的昂扬曲线,传统产业根基愈扎愈稳,新兴赛道活力奔涌而出,独特的产业基因持续生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底座。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活力奔涌

  今年的第十七届浏阳花炮文化节开幕式上,“华夏至尊”“盛夏的果实”两枚礼花弹腾空而起,金色光芒与彩色烟花层层铺展在夜空,散落的残留物仅为细微粉末。千架无人机搭载烟花精准列阵,1分35秒的天幕焰火表演,将一场如梦似幻的视觉盛宴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一幕,正是浏阳烟花与科技相拥、实现转型升级的鲜活写照。当“七彩祥云”“星际之门”“生命之树”等创意花炮产品刷屏全网,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支柱产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不断刷新“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绽放出历久弥新的活力。目前,浏阳联合企业与高等院校大力攻关微烟无硫烟花技术,已成功转化5项科技成果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

  近年来,浏阳始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传统产业焕新出彩的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

  蓝思科技用一块“透明玻璃”颠覆了手机防护面板此前依赖亚克力材料的行业格局。如今,企业向汽车领域横向拓展,深耕智能汽车外观结构功能件及模组赛道,保时捷、比亚迪、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都成了其客户,产品覆盖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柱、大尺寸夹胶玻璃等多个领域。

  新材料产业链上,湖南方恒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高性能层状复合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其异质金属连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是细分市场行业龙头;湖南方锐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焦交联剂、阻燃剂等橡塑助剂及发泡剂等产品,五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三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机器人细分赛道中,浏阳经开区已集聚蓝思智能机器人、华恒机器人、宇环数控等100余家链上企业,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不仅让浏阳的经济体量稳步攀升,更让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推动县域经济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聚链成势,“浏企强阵”同频共振

  在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实验团队正在调试新设备。“这款用于疼痛治疗的新型贴剂,采用了经皮给药新技术,能大幅提升药效持续性。”企业研发人员陈霞介绍,企业每年将8%以上的营收投入研发。目前已有多款创新药已申报生产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浏阳园区构建起从原料药加工、制剂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华纳大、尔康制药、开元药业、威尔曼等多家企业持续在经开区追加投资,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强劲的“抱团效应”。 

  在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征程上,浏阳锚定“产业强市”,运用“链式思维”,凝聚全域合力,抓实“五链协同”,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链进阶路径。产业链建设做法入围工信部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典型案例。

  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浏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龙头牵引+产业配套”的良性互动格局。

  如果说蓝思科技是浏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压舱石”,惠科光电便是冲刺千亿赛道的“新引擎”。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惠科光电车间内,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巨大的玻璃基板经数十道工序后,变身4K、8K等超高清电视面板,走向全球市场。

  蓝思科技、惠科光电的接连“落子”,不仅推动浏阳、长沙乃至湖南新型显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更显著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十四五”期间,浏阳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形成“玻-屏-芯-端”完整产业链。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浏阳产业生态持续壮大。932家规模工业企业、25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及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发展量增质升、活力迸发。

  放眼浏阳产业版图,从电子信息的“千亿冲刺”,到生物医药的“创新跨越”,再到智能装备的“细分突围”,新兴产业正以“链”为脉串连产业珠玉,以集群成势的姿态,朝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实迈进。

  AI赋能,企业发展向新增智

  “1秒预警、30秒阻断,以往10分钟才能完成的安全巡检,现在通过AI系统30秒就能搞定。”在浏阳市颐和隆烟花集团的智能车间,智慧管理大屏正实时捕捉人员违规行为、设备异常状态等情况。

  作为入选2025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企业,颐和隆通过构建“微数据中台+AIoT技术+智能装备”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体系,以AGV设备与机械臂替代传统人工,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升级,并通过智能监测推动隐患识别率提升200%。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蝶变,正是浏阳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生动实践。浏阳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出台《浏阳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县域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力竞逐未来产业赛道。

  浏阳经开区建成长沙市级以上科研平台221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21家。云普检测是中部地区唯一具备国家CNAS及美国A2LA资质的电子信息类实验室。

  传感器领域,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纳米薄膜系列传感器产品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

  芯片与材料领域,浏阳泰科天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应用于AI服务器电源的碳化硅功率器件,有效降低算力中心能耗;

  通信模组领域,欧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终端网络通讯领域通信模组,2024年产值达7.13亿元。

  突出产业、消费、民生、社会治理等领域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强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正以“乘数效应”为浏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表示,浏阳将以产业为基、创新为翼,坚持“产业强市”战略,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向千亿级目标迈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奔赴“十五五”新征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