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鸿丽 杜 立 陈明佳 周 君
11月17日,初冬的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寒风瑟瑟,丹霞耸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专家任舫从北京来到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在财政部驻平江帮扶工作队队长、平江县政府党组成员邹旸的陪同下,查勘地质地貌,并商讨与学校开发地质科普教材事宜。
今年3月,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入选国家林草局中国世界地质公园项目预备库,标志着这座小城冲击“世界地质公园”迈出关键一步。
“石牛寨”这个名字,能够跻身预备库,离不开财政部23年来对革命老区平江的倾情帮扶。他们先后派出30余名干部来到平江,帮助平江绘蓝图、谋发展、促振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3年11月,新一届工作队入驻平江后,在财政部的高度重视下,在平江县委、县政府的果断决策下,他们锚定“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建目标,深挖石牛寨这一“地质宝库”,以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收官之年,挥毫谱写世界答卷。
敢为人先,锚定目标创建“世界地质公园”
平江县位于湘鄂赣交界,地域广阔、山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革命老区、将军大县和人口大县。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3年来,财政部的定点帮扶,让老区平江变了天地,换了人间。
“如何让平江在乡村振兴中独占鳌头?”
接过定点帮扶的接力棒,邹旸和队员杨杰、许铁宁3人,扎进4100多平方公里的平江腹地,深入调研2个多月,寻找新一轮帮扶的突破点。
在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工作的邹旸,对地质价值极其敏感。他们一边调研一边研究政策,敏锐捕捉到平江“地质宝库”的潜力,遂提出在平江创建世界级地质公园的构想。
“凭借石牛寨的条件,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有可能性吗?”
面对众人的质疑,邹旸力邀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团队分3批次深入平江考察。
2023年11月底,平江寒意甚浓。涵盖岩石、地质构造、地质遗迹等领域的专家团队,在邹旸的陪同下,冒着寒风翻山越岭,深入幕阜山腹地、丹霞丘峰沟壑,历时1个半月,在寒冬料峭中完成首轮踏勘。
专家团队经过实地调研和讨论,认为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及其周边,具备寻找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条件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资源禀赋,并拿出可行性报告。
工作队积极与财政部和平江县委、县政府汇报,决定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确立为新一轮帮扶的主攻方向。
但部分干部群众仍有疑虑:“保护与发展能否兼顾?”“群众建房会不会受到影响?”
工作队找出《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宣讲创建世界地质公园不属于新设立的自然保护地,促进地方发展,并用河南云台山从矿产枯竭到旅游富民的转型案例,阐述“地质+旅游”的融合效应。
科学破题,获得冲击世界品牌的“入场券”
去年初,平江县委、县政府审议通过申报方案后,邹旸率队开启“上京赶考”模式。他先后赴财政部、国家林草局汇报,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积极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对接,寻求合作。
“坚定支持平江,直到创建成功。”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吴登定说。随即,由首席科学家何庆成牵头,地质专家任舫带队,成立项目专班,全力推进平江创建。
在邹旸的牵头推动下,平江创建世界级地质公园项目受到高度重视。2024年写进财政部驻平帮扶计划,列入2025年湖南省林业局重点工作以及岳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至2025年,累计争取资金1235万元。
赴京路上,他们千里奔波寻求支持;调研现场,他们轻伤不下火线。
申报世界公园,需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心要求——至少拥有1处世界级地质遗迹点。这一硬性标准,成为平江开启世界级资源挖掘的起点。
去年3月,邹旸牵头陪同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团队,踏上了为期半年的野外调查征程。1500多平方公里的平江大地,留下了他们踏查的足迹。调查途中,邹旸不慎扭伤脚踝,却始终坚守岗位,未让工作有丝毫停滞。最终,团队完成了1174.26平方公里规划区的全面资源普查,成功锁定3处符合世界级标准的地质遗迹。
石牛寨花岗质丹霞丘峰(1600余座,64.5个/平方公里)兼具球状风化特性,为解析晚中生代华南陆内源-汇过程与古气候演化提供关键样本;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记录两期独特构造变形,既实证1.5亿年前板块汇聚远程效应,又揭示华南岩石圈伸展机制,是研究大陆边缘岩浆——成矿耦合的天然实验室;钦杭构造带上的超大型金矿意义非凡,其伸展构造控矿与岩浆热液叠加机制,为全球中浅变质碎屑岩容矿造山型金矿研究提供全新范式。
去年7月,平江遭遇特大水灾,冲毁多条调研路段、水电中断。工作队3人一边参与灾后重建,一边协调北京科研团队更改推进计划。灾情过后,项目专班将野外调查人数与批次翻倍,最终追回延误工期,于同年10月如期提交入库申请,并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复同意入库。
目前,平江县已向省政府提出正式创建申请,该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平江已显现“地质+旅游”的融合效应,石牛寨景区游客人数翻番。
“平江是一座地质宝库,要把这些‘地球故事’,变成推动平江发展的‘金钥匙’。”工作队员们在石牛寨观景台,畅想着这座小城的广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