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民道德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周双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中,才能更好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舞斗志,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公民道德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成为新的重要任务,公民道德建设也在同步实施。那么,公民道德建设和乡村振兴互为什么关系?首先,助力乡村振兴中高素质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重心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并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归结到底还是关乎人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为提高乡村人才道德水平筑牢根基。其次,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人文环境。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有利于发挥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设良好人文环境。最后,对乡村振兴实效进行检验。乡村振兴不仅会产生经济成果,也会产生精神成果。良好的公民道德是检验人的素质、检验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劣的标尺。

  在“五个振兴”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在产业振兴方面,企业要用高信誉、高质量、高要求推动企业产能提升和优化,用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质增效。通过道德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诚信经营、勤劳致富的理念,推动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要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诚信文化、契约精神,推动产业领域制定诚信公约,加快个人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脱贫区征信体系并于脱贫区产业中全覆盖。

  在人才振兴方面,加强农村德育和文化教育,提升乡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把人才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立德树人教育的力度,把立德树人贯穿农村学校教育全过程,为乡村振兴培育优秀人才。

  在文化振兴方面,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和村文化室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满足乡村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需求。建立健康、健全的文化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和传承乡村风习、非遗等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

  在生态振兴方面,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在群众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让群众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坚守绿色,坚决杜绝牺牲环境换经济增长、借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的行为。

  在组织振兴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道德建设。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让他们带领群众进行乡村治理,建设乡村文明社会,引导群众实施和谐家庭、和谐婚姻、和谐乡村等计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之所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同时,它也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作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政治保障以及社会稳定支撑。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借助乡村振兴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应明确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聚焦于农村干部群众,尤其是脱贫地区的干部群众,通过系统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将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农民群体中积极普及科学知识,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腐朽落后文化,推动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乡村文化传播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阵地建设。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构建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和生动气息的新乡土文化,把公共文化的作用发挥好。通过完善乡村公共设施,设立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村民公约、家风建设、模范人物、政务公开等专设宣传栏目,有效引导群众观念与行为;借助微信、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拓展公共教育阵地,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机制。

  乡村经济的发展让贫困地区摘掉“穷帽子”,推动了社会进步。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但影响人的温饱和基本生活保障,也深刻影响人的思想、文化、道德和精神世界。同时,公民道德建设也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因此,必须将乡村经济发展与公民道德提升紧密结合,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循环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此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区公民道德建设研究”(21BKS137)的阶段性成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