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洋 曾 熙 彭 婷
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关乎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承载六十余载专业积淀,秉持“医”心为民宗旨,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勇担使命。
作为全省唯一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双国字号荣誉的专科医院,该院深耕“新五医发展提升工程”三年,于学科建设、人才培育、服务延伸等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不仅成为区域精神卫生服务的“领头雁”,更以实打实的成效,为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三年破壁:从“0”到“优”,打造区域诊疗新高地
为破解群众“看病远、看名医更难”的困境,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全国顶级精神卫生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建医联体协作医院,成为该机构在中部地区的首家协作医院。这一突破,让周边地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家级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到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上,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人。”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发展的核心与初心。
三年间,该院以“党管人才”为战略核心,全力破解高层次人才短缺难题,不仅成功招录精神医学、药学、老年医学专业硕士,更首次引进精神卫生专业博士,高层次人才从“零星点缀” 走向“梯队成林”,队伍规模持续充盈、专业结构愈发完善,高学历人才总量增幅高达69%。同时,通过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度合作,采用“专家驻院指导+骨干外派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高水平、多学科、全体系的人才梯队,人才数量与质量均稳居省内地市级同类医院前列。
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双双以高分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使医院成为全省市州首家拥有“双重点”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老年医学、中医康复、临床护理等五个学科跻身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物质成瘾、儿少心理、睡眠障碍等六个特色专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2个博士工作站、1个国家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落地运行,形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矩阵。
科研创新成果斐然。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联动省、市多所高校与知名医院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打通医教研融合通道。近三年,该院累计发表 SCI论文8篇,1篇国家级会议论文获中国精神科医师年会突出壁报第3名;科研课题立项29项、结题13项,8个课题斩获省市级奖励,科研实力跃居全省市州级精神专科医院榜首。中医药健脾解郁颗粒、通络安神颗粒产业化项目,更填补了省内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空白。
凭借过硬诊疗实力,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赢得省内外患者广泛信赖,市域外患者门诊、住院占比最高分别达31.78%、20.15%,区域辐射力与吸引力持续攀升。曾经本地患者辗转外地求医的现象逐渐成为历史,“大病不出市”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三年转型:从“医”到“防”,构建全周期服务新格局
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锚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目标,激活“医防融合+医教协同”双引擎,推动服务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
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上,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充分发挥湘潭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职能,与近30家单位签订试点协议,创新“驻点+远程”帮扶模式,实现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同质化管理。同时,牵头组建湘潭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联合12家医疗机构搭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开通“小病在社区、疑难转五医、康复回基层”的绿色通道,让优质医疗资源得到高效配置,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
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还深度参与湘潭市“利剑护蕾”呵护成长专项行动,通过专业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举措,为被侵害妇女儿童心理健康筑起“防护墙”。该行动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相关成功案例被《检察日报》专题推介。
在行业创新实践中,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同样走在前列。在全省率先推行 “医务人员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激励机制”,首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宣教法,推动服务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度转变。这一创新举措,被健康中国行动指导机关在全国推广。
此外,该院还率先完成全市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专项调查,发布“中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白皮书;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心理援助热线与老年认知热线24小时运行,为5400余人次提供帮助;“五医·医者红”直播间系列节目更是吸引全社会超50万人次关注,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三年深耕:从“管”到“精”,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将示范项目的成效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化的民生福祉,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高位。
在运营管理上,医院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业务流程优化,推动核心业务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从61.2%提升至73.15%,管理费用率从17.74%降至9.92%,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从6.68元降至3.15元。
精细化管理直接惠及患者,有效减轻就医负担。医院平均住院日从69.79天缩短至45.7天,降幅达34.52%;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6.86%、29.32%,药品费用同比分别下降8.24%、41.4%。在费用下降的同时,医疗质量与安全丝毫未减,门诊满意度达99.5%,住院满意度达99.7%,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80%。
全市医保信用评价第一、市直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医保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通过严格规范管理,切实守护群众的“看病钱”,在提升运营效益的同时,该院也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这一发展模式,使医院在充满活力的基础上保持稳健可靠,进而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坚实的医疗保障。
三年践行:从“心”到“行”,用责任兜底民生暖民心
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以深化“医者红”品牌建设为载体,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践行为民服务的承诺,扛起特殊民生领域的责任担当。
在下沉服务方面,医院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连续3年开展“党员专家对口帮扶‘连心桥’活动”。120名党员专家每年2次下沉至全市6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点对点帮扶,年均深入50余个乡镇、30余个社区,开展义诊百余场次,覆盖患者5000余人;连续4年上门为8000余名群众进行精神残疾等级鉴定;“贫困精神病人免费发药”行动从未间断,累计为7000余名贫困患者提供上门诊疗与药物发放服务,让健康温暖直达基层、惠及困难群体。
在守护社会安宁上,医院勇挑重担,二十年来累计救治救助流浪乞讨精神病人近万人次;创新设立全省首个市州级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集中强制医疗救治中心,收治422名对象,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助力湘潭市连续两年获湖南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第一。“湘潭模式”的成功,吸引省内市州及西藏阿里、河北保定等地前来考察学习,为全国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湘潭经验”。
三年示范路,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医”心践初心,实现从“区域引领”到“全省标杆”的华丽跨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医院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朝着“打造区域心理健康服务标杆”的目标勇毅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湘潭力量”,在守护人民心身健康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