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传承弘扬共产党人“心学”为根本,将其转化为锤炼党性的生动实践,以“时时勤拂拭”的自觉修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锤炼过硬作风,真正将初心使命落实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实干实绩上。
修好忠诚之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和根本政治担当,也是我们党历经百余年风雨而愈加坚强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
自建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挫折中奋起、在困顿中前行,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赤胆忠心。这份忠诚,是纯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是镌刻在灵魂深处、融入血脉骨髓的政治品格。蔡和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豪迈誓言,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铁骨,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正是这种至死不渝的忠诚品质,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中开辟革命道路,在百废待兴中奠基立业,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创新,在新时代砥砺奋进。
修好敬畏之心。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作风建设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经验已写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成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十余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查处“四风”问题116.7万起、处分108.1万人。然而,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作风建设既要打好突出问题“攻坚战”,更要打好长效机制“持久战”。唯有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用“铁规矩”筑牢“防火墙”,才能在“抓早抓小”中防微杜渐,于久久为功中化风成俗,使优良作风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行为自觉的内在修养。
修好慎独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就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在大德修养上,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表里如一的政治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独处与公开一个样、有要求与没要求一个样、有监督与没监督一个样。切实筑牢政治上的慎独防线。在公德修养上,党员干部要始终铸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执政理念,恪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私德修养上,党员干部要修慎独慎初、自警自省之心,个人私生活要做到“四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走的“夜路”不走;管住自己的手,不该伸的地方不伸;管住自己的心,不该动的念头不动。
修好实干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组织赋予的权力既是信任重托,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新征程,正是靠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实干担当,我们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奉献精神,牛玉儒“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敬业品格,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复杂。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破解发展难题,战胜风险挑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用实干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修好为民之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余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用生命诠释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22年植树造林5.6万亩,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捐给国家;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用年轻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为人民服务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要用生命去践行的庄严承诺。
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用权之道,更要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果决勇毅,深入基层一线,对群众反映强烈、急难愁盼的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只有修好党性这个“心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认识上的清醒和精神上的笃定擦亮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纠“四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正纲纪,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强作风,方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基业长青!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第一师范学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