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是高校提升育人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与实践路径。将“三全育人”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人才培养生态,培育更多符合国家战略的创新创业“金种子”。
强化全员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系统性整合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学工部及科研院等多部门资源,形成“政策供给—课程改革—实践赋能—资源保障”四位一体的校内育人网络。比如,教务处制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破解“不敢创”“不能创”的结构性矛盾;专任教师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深度嵌入企业研发环节,提升实践指导能力;学校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导师,弥补课堂知识与市场需求的鸿沟;辅导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心理辅导、政策解读和团队组建指导等服务。
突出全程贯通,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链”。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化与长效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从课程、赛事、评价及支持网络四个维度形成“分阶递进、动态调整、终身支持”的全周期培育路径。一是课程体系全覆盖,将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四育”(育种、育苗、育树、育林)递进培养体系。二是赛事活动全程保障,构建了“专业课程+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专创融合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科研项目,构建涵盖项目征集、赛前培训、项目打磨、路演展示、项目孵化、资源对接等全流程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动态化评价与反馈机制,涵盖知识掌握度、实践成果、创新潜力的多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自评、导师评、企业评等多维反馈,动态优化培养方案。此外,突破学制限制,构建“在校孵化—毕业扶持—终身反哺”的终身化支持网络,为创业人才提供贯穿职业发展全程的技术迭代与资源链接支持。
深化全方位融合,涵育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在思政教育层面,将其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以双创教育为指引,清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在科研方面,设立年度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推行“基础保障+绩效激励”双轨投入模式,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在课程建设方面,推进课程体系的跨学科重构,打破专业壁垒,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在文化建设方面,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成功案例与先进典型,举办创业文化节、企业家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投入千万元打造数智化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基地已入驻36个优秀创业团队,涵盖前沿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林业、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工部兼武装部部长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