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5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制度刚性守护教育初心

  王志顺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16条负面清单,旨在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深化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牟利等侵害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部分中小学存在强制征订教辅、校服采购暗藏利益输送等问题,不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更扰乱了教育生态。此次将严禁强迫诱导学生通过指定渠道购买教辅材料、严禁利用购买校服牟利等单独列为负面清单条目,既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也展现出向教育腐败亮剑的坚定决心。

  《通知》还充分彰显了制度刚性。比如,强调严禁违反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生睡眠时间安排学生作息,同时将“课间十分钟”“作业时长”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写入负面清单,给学校划出了清晰的红线。这种制度设计上的进步,意味着教育治理将更加精细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让这次整治取得实效,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比如可引入家长监督员制度,让利益相关方参与治理;还应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将每一份教辅材料的购买、每一套校服的定价都公开在阳光下。在整治乱象的同时,还需要加快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发展等软性指标纳入考核,扭转教育“唯分数”的片面倾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每个家庭未来的希望。这次行动对几种乱象宣战,守护的是孩子们的课间欢笑、睡眠健康,也是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期待,彰显了教育的初心。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