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荣 聂 沛 夏建军
衡山云起,湘水潮生。
当“紫金台祭舜”的古老传说在勾头峰的晨光中苏醒,千年文脉与山水灵气在这里绵延生长;
当“半山听雨半山晴”的天然奇观在巾紫峰上演,大自然的诗意与人文的厚度在此刻交融生辉;
当岳北山歌、皮影声腔在衡山渡·湘江渡口民俗文化印象体验地次第绽放,民俗精粹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
11月21日晚,第三届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在衡山县启幕。与往届不同,这次盛会从筹备之初就深深烙上了“为民办会、全民共享”的印记。夜幕降临,首场行进式演出在掌声中落幕,但精彩并未就此结束。为让更多群众共享盛会,执委会特意加演一场,舞台灯光重新亮起,让更多群众零距离感受这场文旅盛宴。
“这是我们特意为市民准备的礼物。”大会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暖心加演的初衷,“旅发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发展成果,更在于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共享这份荣光。”这一举措,正是衡山县将办会过程转化为民生改善过程的生动写照。从景区建设到城市更新,从文化传承到产业振兴,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浓浓的为民情怀。
推窗见绿意、出门入画境 ——城市更新提升幸福质感
初冬时节的紫金山,层林尽染,枫叶如火,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蜿蜒的山路上,晨练的市民三三两两,或漫步或小跑,尽情享受这份自然馈赠。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马路边散步,既危险又吃灰。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这么美的公园,每天不来转转就觉得少了点什么。”正在枫树下拍照的市民陈艳笑着说。
紫金山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紧挨着衡山县城。景区内勾头峰、吐雾峰、巾紫峰三峰并立,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达87%,是一个集峰、岭、坡、谷、峡、洞、泉、瀑、坝于一体的天然绿色宝库。这里一湖绿意、十里茶陌、百顷杜鹃,四季景色各异,是衡山县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今年7月,紫金山景区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创建过程中,完成了景区主干道路拓宽与油化,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景区的核心体验区“云由紫金天境”,是集“养生、疗愈、艺术”于一体的天造之境,深度挖掘紫金山的文化魅力与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享誉全国的“衡山云端疗愈目的地”。
森林康养中心为游客提供“恒湿、恒温、恒氧、恒净、恒音”的极致舒适住宿体验;生态泳池引山泉水,铺设超百吨原石,四周绿树环抱,尽享山野间的清凉与宁静;竹林镜面艺术空间采用玻璃幕墙折射竹林景致,融合现代艺术与自然韵味,是禅修、音疗、瑜伽等多功能疗愈场域……在“云由紫金天境”,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城市的蜕变不仅体现在景区提升上,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今年来,借着第三届衡阳市旅发大会的东风,衡山县对城区道路全面提质改造。
“以前下班开车回家,路上有许多坑坑洼洼,行驶十分不平稳,雨天还怕车速太快溅路人一身水。现在这些坑洼都不见了,还重新对路面进行油化亮化,开车感觉特别舒服!”市民李伟说。
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衡山县创新实施“微治理”模式,从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入手,通过“小切口”实现“大变化”。除主干道改造外,还提质改造19个老旧小区、新建一处小广场、新增超500个汽车停车位和2000余处摩托车停车位、整规弱电线路12千米、修复人行道板2万余平方米……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古渡焕新韵,影戏传匠心 ——文旅融合绽放时代光彩
湘江流淌着千年舟楫往事,如今,一座承载着渡口文脉与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已焕新亮相。
衡山渡·湘江渡口民俗文化印象体验地自11月20日开街迎客以来,戏台展演轮番上演、非遗互动趣味十足、白马巡游惊艳亮相、快闪表演惊喜不断,还有各类特色美食飘香,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热闹氛围,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打卡、参与体验。
“衡山渡”依托衡山县深厚的渡口文化积淀,以湘江千年航运史为背景,通过“一轴三区多点”的空间布局,系统梳理并活化呈现了渡口作为交通枢纽、商贸集散、民俗活动的复合功能。
“一轴”即湘江水上旅游文化轴,可乘坐复刻的传统木船或现代游船,沿湘江而行,感受“人在江上游,景在两岸走”;“三区”包括渡口记忆区、市井烟火区和民俗非遗区;“多点”则是指散布各区域的文化地标和互动节点。
在渡口记忆区,以省级文保单位“白马亭”渡口建筑为核心,复原古渡场景。依江而建的“等渡茶馆”飘出缕缕茶香、渡口演艺区欣赏一出沉浸式渡口文化情景剧,带游客穿越时空,重返木船摇橹、人声鼎沸的渡口岁月。
市井烟火区则再现昔日河街赶集盛况。衡山绿茶、手工糄粑、福田油豆腐等衡山地道美食琳琅满目,烟火气十足。
“这个周末,生意爆火,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售罄的牌子都挂了好几次。”小吃摊主李玫说。
最引人注目的是民俗非遗区。这里不仅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影子戏),还设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衡山油纸伞制作技艺体验馆、岳北山歌传习所、衡山渔鼓表演场等。游客可以亲手制作油纸伞,学唱岳北山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以前总觉得要出去才能找到好玩的地方,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玩的文旅项目。我已经跟好多同学、朋友推荐了‘衡山渡’,大家都等着放假来打卡。”市民汪佳欣说。
这股“家门口”的文旅新热潮,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机会。外地创业者于博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潜力,在“衡山渡”旁开起一家美食店,9月底开业以来,生意红火,每日订单量超百。
夜幕降临,福田铺乡云峰村的广场上灯火通明,一出由学生自导自演的《哪吒闹海》影子戏正火热上演。操纵影人的是福田铺中心学校的学生,手法虽显稚嫩,但每一个动作都认真投入,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去年10月,我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开设影子戏传承班,现在已培养90多名学生。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表演,还能独立完成影人雕刻、打击配乐。”学校负责人自豪地说,他们还自创《葫芦娃》《三打白骨精》等4部影子戏,在众多景区登台演出。
“11月25日晚,‘衡山渡’邀请影子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登台表演,我们在台下学习、观摩,回去消化吸收后,再传授给孩子们。”福田铺中心学校皮影戏带教老师说。古老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正焕发新生,衡山文旅融合实践绽放着时代光彩。
赛事聚人气,农家展新颜 ——体旅联动拓宽致富道路
11月的九观湖,碧波映着晴空,环湖公路如一条飘逸的丝带,缠绕在店门镇的青山绿水之间。长沙的骑行爱好者谭龙,正飞驰在这片湖光山色中。“赛道太美了,我每年都来参赛。这次趁着旅发大会,又来看看衡山有什么新变化。”谭龙说。
连续举办三届的九观湖环湖自行车赛,已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衡山县环抱南岳,全县森林覆盖率超50%,萱洲国家湿地公园、萱洲国家森林公园、九观湖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三张“国家级名片”熠熠生辉,既是生态宜居的天然森林氧吧,也是休闲康养的理想胜地。正是这样的山水禀赋,让“车在景中行”的骑行体验成为衡山的“出圈”名片。去年,九观湖自行车基地被授予“湖南省赛车运动协会基地”。
骑行结束后,谭龙与朋友走进了提前预订的农家乐,品尝地道衡山土菜。近两三年来,九观湖畔陆续新增七八家农家乐,家家生意火爆。“现在游客来吃饭都得提前订!”逸趣园农家乐负责人陈健说。这家由九观村村集体经营的农家乐,曾经生意冷清,自行车赛的举办让这里重焕生机。
“旅发大会刚过,我的微信好友又增加了百来人,完全不输自行车赛时的热闹。”陈健说,他们坚持使用本地食材,物美价廉,客人主要来自长沙、湘潭,以及衡山县周边。
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游客吃完还要打包带走乡间味道,给了附近村民销售农产品的便利渠道。以前,村民要挑到市场或者趁着赶集的时候去卖,现在摆在农家乐附近,三五两下就被‘抢’完了。”陈健说。
这种热闹的场景也发生在紫盖峰片区。11月22日中午1点半,郴州游客李女士还在彭家土菜馆外等餐。“特意从郴州过来吃土菜,待会准备上山去五号山谷转转,晚上再去县城过夜生活。”她说。
厨房里,彭家土菜馆负责人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我们这举办了紫盖峰自行车爬坡挑战赛,生意越发好了!”
体旅联动拓宽农家致富路。近年来,衡山县举办自行车赛、2025年湖南省太极拳公开赛、湖南省乒乓球“三湘球王”总决赛等体育赛事,让昔日静谧的乡村火热起来。村民抓住机遇,开办农家乐、销售农产品、提供旅游服务,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基因传薪火,民宿谱新篇 ——宿于此间留住诗与远方
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工农联盟革命团体——岳北农工会;回荡着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的足音;留下了田汉放歌、抗日救亡的壮丽诗篇;铸就了毛泽建、周树屏、岳北农工会四烈士等衡山革命忠魂……岁月流淌,红色基因深植于衡山县,铸就了敢为人先和忠诚担当的红色精神。
穿越百年烟云,今日衡山展露新颜。岳北农工会旧址广场上,游人如织;捷三公祠内,再现当年集会场景,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为将红色“流量”转化为“留量”,岳北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盘活闲置民房资源,推行“党建+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精心打造“红色岳北·邻里民宿”品牌。目前3家民宿已投入运营,2栋正在装修。同步开办的岳北大食堂,严选当地新鲜食材,以地道农家风味俘获食客味蕾,实现客流与营收双增长。客源涵盖四方游客、研学团队、活动团体及本地居民,节假日和寒暑假更是门庭若市。
“每逢节假日,民宿便一房难求。”岳北村负责人欣喜道,“不仅有周边市州的游客,更不乏远道而来的外省宾客。线上线下预订火热,口碑相传更是让新客纷至沓来。”国庆期间,衡阳新娘小李与岳北新郎小周在此举行了一场融传统韵味与红色底蕴于一体的婚礼,成就了一段佳话;骑行爱好者何先生则被民宿外墙上生动的红色文化彩绘吸引,成为又一位驻足之客。
除了舒适住宿,岳北村还贴心提供一日三餐,让游客在饱览自然之美、感悟红色文化的同时,尽享家的温暖。湘潭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与国学研究会联合考察团、衡阳市心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团队,在参观岳北农工会后,不约而同选择在岳北大食堂用餐,让红色精神在烟火气中延续。
“观看红色情景剧、学唱岳北山歌、瞻仰农工文物,我特意带孩子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香港游客周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如今,衡山正以生动可感的方式,让红色文化浸润每个来访者的心灵。
以点带面,全域开花。近年来,衡山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引进五号山谷、大乐之野、爱树·千年银杏谷等高端民宿项目,打造避暑消夏的锦盈山庄、果香盈袖的永新蝴蝶谷露营基地等,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让更多游客“宿”在衡山,留住诗与远方。
从紫金山的层林尽染,到“衡山渡”的灯火阑珊;从影子戏的匠心传承,到自行车赛的激情飞扬;从乡村民宿的创新发展,到全域旅游的全面开花……办一场盛会,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衡山县承办第三届衡阳市旅发大会,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旅游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走出了一条以旅促产、以产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衡山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