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往直前开新天
——看娄底“三钢三电一钛”产业何以集群成势

  李梅花 刘湘明 赵延平

  娄底,湘中大地一座因工业而兴的年轻城市,正以一场从“十里钢城”到“三钢三电一钛”的产业跃升,成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一抹亮色。在这里,“钢与铁”淬炼成金,铸就着转型升级的时代传奇;“光与电”交织碰撞,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10月16日,湖南省委财经委员会在娄底召开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现场观摩会。这场高规格观摩会选择娄底作为主场,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娄底在产业链建设上展现的强劲势头和硬核实力。

  近年来,娄底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以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为统揽,培育发展硅钢、汽车用钢、高强钢等“三钢”与电机、变压器、家电等“三电”产业,同步布局钛材料新赛道,全力构建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

  从“无中生有”到“全链成长”,再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娄底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拼搏劲头,在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抢抓主动权,实现从传统钢铁之城向现代化材料基地的精彩蝶变。目前,这里已建成以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配电、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为主的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硅钢生产基地,成功培育了1个先进结构材料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国字号”特色产业集群和4个“省字号”先进产业集群,形成“三钢三电一钛”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抖擞雄风,“三钢三电一钛”产业强势崛起

  10月17日,三一新能源电机产业园等53个项目集中开工,涟钢福然德汽车零部件加工(一期)等75个项目竣工投产;同日,总投资99.8亿元的3个钛材料项目同步启动,这批项目贯穿原材料保障与精深加工全链条,是构建钛材产业生态、强化集群优势的核心支撑……因钢而生、因钢而兴的娄底正在谱写新时代的产业传奇。

  这片承载着湖南工业记忆的土地,曾炼出全省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产出第一支棒材、第一卷板材,如今坐拥1200万吨钢铁产能。“钢”不仅联结着娄底的过去与未来,也承载着光荣与梦想。

  随着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配电、工业电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硅钢作为关键磁性材料的需求持续攀升。娄底立足坚实的产业基础,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将硅钢作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涟钢、湖南宏旺为龙头的企业,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具备行业领先的硅钢生产技术,为发展高端硅钢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硅钢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娄底以“链式”思维发展硅钢产业,有效带动电机、变压器、家电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乔灌草”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依托年产450万吨硅钢基板、350万吨不同牌号硅钢的产能优势,娄底仅2年时间,签约“三电”项目138个、金额546.77亿元,开工建设(含投产)“三电”项目87个,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产业链发展,首要在谋略,关键在招商。

  娄底决策者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决心,用了最笨但事后证明也是最管用的招商办法——围绕产业链梳理目标招商企业,按图索骥,一个个打电话、一家家上门对接。

  娄底邀请相关机构编制《娄底硅钢产业发展规划》,为娄底绘制出明确的“产业图谱”,也提供了清晰的“招商地图”。

  招商部门一边打电话“广撒网”,一边派出多支招商小分队常驻长三角、大湾区,瞄着目标区域逐层扫楼,敲响陌生房门,对接企业近4000家。

  娄底经开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黄吉林带着15家目标企业名单奔赴广东,经过20余次深入对接,最终成功引进中山市淼王电器落户经开区;娄星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曾德智与管委会主任颜志辉多次上门拜访厦门奇宏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以诚意和专业的服务成功引进该企业落户开发区……招商捷报频频传来。

  入驻企业不仅有体量,还有质量。投资90亿元的湖南涟钢电磁材料公司下线首卷0.20毫米薄规格高端无取向硅钢,该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制造,因轧制难度大,国内仅少数企业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由湖南金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的新能源用高新金属磁材料产业化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电机铁芯冲压基地,形成年产60万吨硅钢、40万吨电机铁芯、5万吨铁硅铝粉的规模,实现营业收入近40亿元;湖南娄底市创微达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刷电机比普通电机快十倍,全年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

  目前,娄底已形成从硅钢原材料到铁芯、定子绕线、转子铸铝、电机和变压器的全产业链条。

  当前,全球钛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作为中部地区“材料谷”核心承载地,娄底抢抓发展机遇,以娄底经开区和娄星产业园、娄底高新区为“一主两辅”,加快建设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钛材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打造“中部钛谷”。

  依托五江集团、湖南宏旺等龙头企业,布局钛矿资源开采、选矿加工及初级原材料制备环节;聚焦钛锭、钛厚板、钛合金原料精深加工,打造产业核心支撑;下游发力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端消费品等尖端应用领域,推动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以“钢”为基,以“钛”为翼,娄底正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魄力,绘就“材料谷”宏伟蓝图。

  磁力强劲,以落地能力惠企安商

  产业项目“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企业在娄底“立得住”“长得壮”,才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成色的关键。

  锚定打造中部地区“投资优选地”,娄底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着力创建“找得到人、听得懂话、办得了事”营商环境品牌。

  娄底深知,作为内陆城市,必须在政务服务、要素保障、降低成本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为此,娄底上线湖南首个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制定实施降成本19条措施,建立“政策超市”“金融超市”“人才超市”“土地超市”,开通“营商环境直通车”,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9月,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娄底市支持“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11项具体措施,从产业发展、用地政策、项目审批、要素成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支持“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推出“三电贷”“三电担”等专属金融产品,为“三电”企业融资担保1.98亿元、授信20.2亿元。

  同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三电”产业专班,建立每月调度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创新实施“一个项目、一张清单、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为每个项目配备帮办领导和责任人,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市5200余名干部主动下沉园区企业,通过“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形成问题解决闭环。

  更值得一提的是,娄底服务理念持续升级,实现从“保姆式服务”到“股东式服务”的跨越。

  何谓“股东”?娄底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小兵介绍,一方面政府以产业基金的形式入股有潜力的企业,比如市城发集团与格力金投合作成立娄底硅钢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基金主要用于股权投资娄底硅钢上下游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强调地方政府和企业构成“命运共同体”,以“如我在商”的立场和情怀,打造服务型政府,让企业家感受“阳光普照、雨天撑伞、雪中送炭”的营商氛围。

  在娄底,一场场企业与园区的“双向奔赴”不断上演。

  湖南乐立保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变压器生产企业。随着娄底硅钢产业的发展壮大,乐立保计划扩建变压器、配电柜等产品生产线。受制于资金压力,项目进展缓慢。娄底经开区专班积极协调,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并就铁芯硅钢片与本地生产企业达成直供,助推乐立保扩建的生产线如期投产。

  从拿地到开工通常情况需耗时半年,湖南宏旺只用了3个月,且从开工到投产仅一年。湖南宏旺自2021年9月落户娄星产业园,从一期一直到正在建设的四期、五期,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已建成年产96万吨硅钢领域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还将建成全国单体体量最大的取向硅钢叠铁芯工厂。

  企业的持续投资是对营商环境最真实的认可。越展电力、海泰精工等项目一期、二期接连落地,中激金属从最初只计划租赁厂房到最后决定投资建厂,这些都是对娄底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

  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加快推进的背后,是娄底只争朝夕、拼搏奋进的真实写照。

  “材”气满满,“娄底造”闪耀星辰大海

  随着“三钢三电一钛”产业的崛起,“娄底造”正加速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通达八方的交通网络,为“娄底造”插上飞向世界的翅膀。沪昆、湘黔等铁路在此构成“米”字形枢纽,华常、长芷等高速公路呈“井”字状交汇,干线公路密如蛛网;全省次中心机场娄底通用机场辐射13个市州,涟水复航工程让货物通江达海。这张“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为娄底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坚实基础。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娄底创新采取政府搭台、产销对接、信息共享等举措,降低企业的“市场发现”成本。通过构建海关服务、国际展会、多式联运等全方位平台,娄底为企业搭建起联通内外、线上线下融合的商贸通道,让“娄底造”硅钢和“三电”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仅去年,娄底就为企业搭建了五大平台:

  ——湖南省硅钢产业对接会在娄底举行,现场签约55.5亿元硅钢采购订单,约100.6亿元的电动机、变压器、家用电器等“三电”产业实体投资项目。

  ——“对话高端硅钢 助力‘双碳’战略”主题活动在湖南宏旺举行,给企业提供多维度合作空间和深层次发展机遇。活动中,湖南宏旺与涟钢签约共建硅钢材料及应用创新联合实验室,分别与山东电力、金盘科技、江变科技签约共建项目组与联合实验室。

  ——与中南大学共建的娄底市“三电”产业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揭牌,娄底市“三电”产业联合创新研究中心与意向企业湖南金磁、简思科技、友度机电进行了签约。

  ——娄底首家“硅钢超市”在山东聊城临清市五里庄电机市场揭牌运营。“硅钢超市”是由娄底市人民政府搭建的交易和展示平台,以企业自愿为前提,免费对该市硅钢产业链企业和产品进行全方位推广,帮助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自主完成所有交易,包括1个线上平台和4个线下网点,辐射华北、华东、华南、华西地区。

  ——第二届湖南省先进制造新材料博览会暨娄底市硅钢国际精准采购节在娄星产业开发区举行,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采购商和参展企业代表参加,共签约项目24个,意向订单12个,总订单额14275万美元、17844万人民币。其中,“三电”产品国外订单5268万美元、国内订单2506万人民币。

  眺望湘中大地,一个又一个产业传奇正在被书写。娄底钢铁新材已建成千亿产业,正申报国家级产业集群;到2030年,钛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50亿元左右,这一蓝图与硅钢-“三电”产业协同并进,共同推动娄底“三钢三电一钛”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时至势成兴可待,不却垒土成高台。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娄底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精神干事创业,迈向星光璀璨的“材料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