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徽 刘泉华 李维坤
近日,桂阳县举行2025年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招聘会,吸引了1000余名求职者到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百余人,让毕业大学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稳定就业到城乡供水一体化,从优质教育到便捷医养和人居环境整治……“十四五”时期,桂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可感知的民生答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桂阳坚持就业优先,精准施策拓宽渠道,优化服务激发活力。“零工驿站宣传车”化身流动的“就业红娘”,将岗位送至田间地头,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前找工作要跑招聘会,现在岗位送到了村口。”洋市镇居民李阿姨的喜悦溢于言表。创业沙龙、导师团队为创业者点燃梦想,2025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584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39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桂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构建“县乡村队四级联动”监测帮扶网络,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行“一户一画像”精准核查与帮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率保持100%。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小而美”的实事,以“小切口”解决“大烦恼”,厨房与卫生间的无障碍改造,为太和镇肢体二级残疾人袁伟英量身定制了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十四五”期间,此类精准化无障碍改造惠及795户残疾家庭。
“十四五”期间,桃源水库“一园两镇”供水主干管网工程的完成,让乡村居民喝上了与县城同质的“放心水”;东江引水工程,历史性解决了城区缺水难题,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此外,桂阳还累计完成20.9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修山塘171口、拦河坝111座,提灌站35座、机耕路600条。2025年,粮食总面积达78.733万亩、总产31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长15.8%、19.2%;水稻集中育秧服务超3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
教育是民生之基。“十四五”以来,桂阳坚持教育优先,新建扩建北腾学校、骏马学校等一批学校,完成农村30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7所小规模学校提质改造,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66万个,全面消除大班额,开通40条农村“定制公交”线路,服务5000多名学生,有效解决了农村学生“出行难”,让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健康是幸福之要。作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桂阳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医养服务体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55万余人,智慧医养平台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远程诊疗,把医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里的医疗服务很不错,不去医院就可以看医生,很方便很放心。”县中心敬老院刘庆金老人对此赞不绝口。
“十四五”期间,桂阳累计拆除危旧杂房380万平方米,建设“四小园”135万平方米,排查整改农村问题厕所4843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正和镇和谐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乡镇全覆盖,目前,全县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2条,156辆新能源公交车穿梭往来,“出门有路、抬脚上车”成为日常,并成功获评“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十四五”期间,桂阳县用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串串坚实数据、一个个温暖故事,将民生愿景变成了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