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水润泽杏林绿
——双峰持续深化医改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双峰县人民医院医护团队在敬老院义诊。朱燕平 摄

  曾玉玺  曹 景  周 丽  廖 兰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双峰县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益导向,创新机制体制,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整体效能,探索出一条从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寻求突破,到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域覆盖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先行先试—— 

  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开启医改新篇章 

  面对基层医疗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的发展困境,双峰县委、县政府统筹争取,2023年5月,双峰县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南华附一”)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这一合作打破了传统松散帮扶模式,通过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担任顾问和主任的医疗合作管理委员会,授权南华附一全面管理双峰县人民医院,赋予其在管理、人事、行政等方面的决策权。 

  这把紧密型医联体的“金钥匙”,精准解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难题,开启双峰医药卫生体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促技术提升,南华附一的优势科室与县人民医院组建27个专科联盟,开展“手把手”传帮带,成功开展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等50余项高难度技术,手术量和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大幅提升。促能力提高,以南华附一管理团队入驻为契机,全面强化“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和“慢病管理、微创介入”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建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促品牌提质,双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成功入选县级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医院正向三级综合医院的目标稳步迈进。2025年1至10月,向上转诊至南华附一的患者达116人次,形成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 

  与此同时,2023年10月,双峰县中医医院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新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当年12月,该医院新址启用。今年3月,双峰县中医医院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标志着县域医联体建设进入提质增效、示范引领新阶段。 

  从“病人跑”到“专家跑”,从“看病难”到“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双峰县中医医院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紧密”的背后,是一套扎实的长效机制在支撑—— 

  通过建立省级专家“每周驻点”机制,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团队定期来双峰县中医医院开展门诊坐诊、手术带教、病例会诊等工作。自医联体开展以来,省级专家驻点累计惠及患者3977人次,开展三类以上手术200余台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围绕“建强特色专科、树立区域标杆”发展目标,聚焦中医骨伤、皮肤、肿瘤等重点领域,以技术创新与中西医协同为主要抓手,推动专科服务从“单一诊疗”向“综合服务”升级。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新增睡眠、脊柱侧弯等4大类25项专病门诊,开通“无假日门诊”,全年服务患者超1.2万人次,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双峰县中医医院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1%、群众住院次均费用下降23.57%、完成三四级手术近千台次……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成为推动医改红利直达基层的生动注脚。 

  全域推进—— 

  构建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一盘棋” 

  凭借医联体建设取得的“点上突破”,双峰将改革重心转向“面上覆盖”,开启全域整合的医共体建设新阶段。 

  去年12月,双峰县总医院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医改进入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体重构的新阶段。双峰县总医院创新采用“县级医院+次中心医院+一般医院”总体框架模式,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一盘棋”管理。 

  在这一框架下,双峰县人民医院作为龙头单位,整合双峰县中医医院、双峰县妇幼保健院、双峰县精神病医院作为3个专科院区;设立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承担片区医疗服务枢纽功能;将11家乡镇分院及所有村卫生室纳入统一管理,筑牢基层网底。 

  今年9月,南华附一医疗集团双峰县人民医院与县第二人民医院签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合作协议,县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普外科分别与县第二人民医院的骨科、普外科签订专科联盟。通过上级医疗资源下沉,双峰县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手术,标志着该医院成为娄底首家独立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乡镇医院。 

  这一体系重构,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整合与协同发展——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县向乡镇医院派驻16位院长、17位业务副院长。同时,近3年来,县人民医院已免费接收乡镇医院来院进修的医护人员有32人。根据各分院实际需求,双峰县人民医院组建的“手牵手”巡回医疗队,已开展义诊、查房和讲学活动19站,医疗专家累计217人次参与,授课41次,义诊基层群众2400余人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近1300人次,切实将县级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

  聚焦医共体建设。双峰县总医院筹建医学检验中心、微创介入中心、医学影像中心、麻醉疼痛中心、心电诊断中心、重症监护中心、病理诊断中心、中心药房、消毒供应中心、智慧急救中心等资源共享中心,为全县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便捷、及时高效的救治。成立审方中心、医保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并安排人员培训上岗,使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各中心通过统一标准、集中诊断,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准确性、便捷性和时效性,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精准惠民—— 

  将优质医疗服务转化为群众健康获得感 

  家住双峰县城的李阿姨遵医嘱需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指标,但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去一趟医院相当麻烦。正当李阿姨和家人发愁之际,发现双峰县人民医院服务号开通互联网+“上门护理”功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单后,几分钟内就接到了医院的对接电话。第二天,该医院静脉采血组组长阳莎与成员朱波便上门开展服务,从采血到疾病宣教,再到标本送检和报告推送,全程无缝衔接。“你们真的是解决我的大难题了。”李阿姨感叹。 

  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一系列惠民举措系统推进、协同增效,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强化资源集约配置,打通远程诊疗通道,高效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级提升。双峰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与荷叶镇中心卫生院签订远程影像诊断专科联盟协议,截至10月底,已完成远程诊断3400余例。搭建骨科、普外科专科联盟,目前医院派外科专家赴该院已完成10余例腹腔镜手术,实现乡镇医院微创外科能力新突破。 

  5月8日,双峰县120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作为院前急救“神经中枢”,配备智能化调度系统、GIS定位平台与多媒体通讯设备,实现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人员精准调度,打通院前院内信息联动,构建高效救治网络。今年1至10月,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350余人次,分级诊疗工作进一步夯实。 

  通过医联体建设破解资源下沉难题,依托医共体框架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双峰扎实迈向“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受鼓舞、政府得民心”的医改目标,为全国县域医改提供可复制的“双峰经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