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出入境人次增加看“高地”的标高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11月21日10时49分,长沙黄花机场口岸,今年的第100万位旅客完成通关。至此,长沙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较2024年提前了18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标高的再次刷新。

  这是政策红利与国际化客流的“双向奔赴”。近年来,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利好不断,如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的国家不断增加,实施外国人入境卡网上填报新政等。湖南省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将2025年定位为“入境旅游发展年”,实施“入境团队旅游签证2人即可成团”“整体入境航班通关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等举措,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出入境流量的增减,能反映出全球资本、人才与游客的流向。越是安全稳定、充满活力的目的地,越能获得更多青睐。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产业链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不可多得的“确定性”。湖南口岸外籍人员占比高达40%,便是这份“确定性”最有力的说明。

  面向未来,湖南更应乘势而上,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胜势,做足“精准化”文章。如依托“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深入研究东南亚、中东、欧洲等新兴市场的游客偏好与商务需求,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文旅产品与招商项目。此外,继续实行“60分钟通关”承诺、推进“智慧边检”建设,这是赢得国际口碑的关键之一。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投入科技装备、优化勤务模式、提供多语种服务,确保每一个选择湖南的旅客和商务人士都能享受高效、便捷、温馨的通关服务。

  同时还须构建“航空+产业”的生态体系,主动与航空公司协同谋划,加密、增开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成员国等关键市场的航线,打通对外开放的“空中丝路”,为湘企出海、湘品出境架设桥梁,为引进高端人才、前沿技术打开通道。

  开放发展的中国,正是世界的机遇和信心。湖南应以更宽广的全球视野、更主动的进取姿态,将自身的文旅资源、产业优势与开放政策无缝对接,将服务做到极致,凸显改革开放中的“湖湘诚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