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通讯员 许丽慧)“这洋葱炒牛肉软烂入味,正合我们的胃口!”今天午间,邵阳市北塔区资新社区长者食堂里,饭菜香气扑鼻,100余位老人围坐一起,津津有味地享用免费午餐。这份“舌尖上的温暖”,是北塔区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的生动写照。
北塔区常住人口13.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16.1%,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现状,北塔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供给”,累计投入2.6亿元,构建起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如今,走进北塔区,区级医养中心、中心敬老院、综合智慧养老服务中心3所机构的新建大楼拔地而起,刚完成主体工程的康养大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5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45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建成“区—镇街—村社”三级养老网络,打造出“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老人们在这里,实现了“离家不离村、康养在社区”的便捷生活。
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北塔区针对不同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创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35名特困老人,政府兜底集中养;7000余名留守老人,实行邻里互助结对帮扶;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医院建档定期访,居家老人专业机构上门照顾;区里老人,智能平台全天候管。今年北塔区还推出“信用+养老”新模式,通过“信用积分”等新机制,激励老人们参与社区活动,活动可以兑积分,积分能兑换服务,形成“服务—参与—更好服务”的良性循环。
家住陈家桥镇万岁社区的半失能老人刘国跃是受益者之一。他既享受到医院的上门诊疗,又有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助清洁卫生。“多亏这个好政策,让我能安享晚年。”刘国跃感动地说。
从助餐到助医,从日间照料到精神慰藉,多层次的养老服务,让北塔区2.2万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