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在人民 利归天下”
——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既是胡耀邦同志的自勉之语,更是他一生精神风范的真实写照。

  一、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坚守革命信仰,为崇高理想矢志奋斗的一生

  胡耀邦从少年时代就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一生都走在为国为民的奋斗之路上。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中和乡苍坊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7年9月,正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就读的胡耀邦爬到围墙上看秋收起义会师大会,被毛泽东“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缸”的比喻所震撼,“革命定会胜利”的信心就从来没有动摇过。1930年,年仅15岁的胡耀邦来到湘赣苏区,在艰苦环境的历练下,为革命根据地建设特别是青年团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他人小志大,朝气蓬勃,开朗活泼,吃苦耐劳,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被人们称为“红小鬼”。胡耀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他身体力行,引导青年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信念。主持团中央工作时,他带头与基层团支部建立联系。1964年7月,他将“与党一条心”和“为人民服务”作为与自己联系的北京大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鼓励他们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胡耀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夜以继日地工作。“对家的感情淡淡的来日方长,对党的感情浓浓的人生有限”,他一生真正做到了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间,无愧于自己年轻时就确立的信仰。深切缅怀胡耀邦同志,就要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

  二、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心系百姓疾苦,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的一生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胡耀邦无时不关注民情民意,殚精竭虑解决与群众利益有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胡耀邦主政新建立的省级行政区川北区。刚解放的川北,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斗争复杂、百废待兴的局面,“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胡耀邦念兹在兹的事情。他自问“来到川北,其将有利于川北人民乎?”他按照中央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顺利完成接收接管旧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新政权以及减租退押、清匪反霸、禁绝烟毒等各项工作,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到中央任职后的胡耀邦更是时时关注着农村的形势发展。1962年他主动请缨到地方兼职办“点”。来到湘潭后他带着少数工作人员,跑遍湘潭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地,他都要与干部、群众交流,详细了解当地情况。他鼓励大家发展多种经营以增加收益,两年间湘潭的农业生产形势便大为好转。1980年,胡耀邦成为党的总书记,他说:“我想走遍全国的县,进行比较研究。”他从“老少边穷”地区开始,注重体察真实的民情民意,经常“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每到一处,经过调查研究后,他总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当地脱贫致富。他说:“我们农业的着眼点,应该是放在使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农民富裕了,我们的江山就稳定了,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了。”深切缅怀胡耀邦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心系人民,“多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三、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坚持实事求是,为捍卫真理敢于斗争的一生

  胡耀邦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积极践行者和坚定捍卫者。1977年12月,胡耀邦任中组部部长兼中央党校副校长,他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巨大勇气推动党的组织路线拨乱反正。他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着眼,组织中央党校教员撰写题为《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的文章。10月7日,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为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他积极创办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并亲自为刊物出题目、出思想,要求《理论动态》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起到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作用。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发表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随后《光明日报》等报刊公开刊登,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影响深远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由此在全国蓬勃展开。此后,胡耀邦又组织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经受实践检验》等文章,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为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在他的主持下,全国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会同纪检等部门落实政策、艰苦工作,使300多万干部得以平反,54万多名错划右派得到改正。深切缅怀胡耀邦同志,就要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从实际出发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错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四、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秉持务实作风,为改革开放事业勇于担当的一生

  胡耀邦同志积极倡导和推进改革开放,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将改革视为“关系我们事业全局成败的问题”。他强调“不经过一系列的深刻改革,绝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绝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重视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提出“凡属符合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创造、新经验,我们都应该乐于吸收;凡属不符合新的历史任务和革命实践要求的老框框、老套套、老调调,我们都应该敢于抛弃”。1981年至1987年,胡耀邦同志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这期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时,他坚决拥护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率先提出“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指导经济特区改革试验;他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满腔热情关怀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深切缅怀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敢于担当、锐意改革的优秀品质,始终牢记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重要法宝”“关键一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走深走实,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五、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恪守廉洁本色、公道正派、不徇私情的一生

  胡耀邦一生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按党的原则办事,以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为范。上世纪60年代,胡耀邦的家乡浏阳中和大队为了发展生产,想要买一台发电机,大队党支部书记托胡耀邦的胞兄于1960年底到北京来向胡耀邦求助,并给胡耀邦带了一点家乡的土产冬笋和芋头。胡耀邦赞成买发电机搞生产,却对他们用公款作路费以及带来的冬笋和芋头很不满意,当时就批评了他们。之后,胡耀邦十分认真地给中和大队党支部写了一封长信,信里写道,“请求公社和你们一定要坚决劝止我哥哥、姐姐和一切亲属来我这里。因为:第一,妨碍生产和工作;第二,浪费路费;第三,我也负担不起”。1981年,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主席不久,便召集家庭会议,告诫家人不许借他的名义谋取私利。1983年,胡耀邦的亲侄子中学毕业后,被当地干部安排了一份工作。胡耀邦知道后非常生气,要求立即办理退回手续。他还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以此为例警示大家说,现在招工问题上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也刮到我家来了。胡耀邦的公道与廉洁,是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鲜明写照,更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深切缅怀胡耀邦同志,就要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精神品格,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形象,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胡耀邦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他多次鼓励湖南干部要解放思想、鼓足干劲把经济发展起来。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让我们继承发扬胡耀邦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而不懈奋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