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娄底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分级诊疗畅渠道、以“三医”协同破壁垒、以资源下沉强基层——
医改,让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邹娜妮  王人杰  胡旷世  周小玲

  “以前异地求医跑断腿,如今家门口就能看专家;过去住院账单沉甸甸,现在报销多了负担轻了。”在娄底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这样的民生之变,正成为市民的共同体验。

  健康关乎每一个人,关乎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娄底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有病治得好、看病体验好、治病少花钱、预防少生病”的核心目标,掀起了一场以公益性为导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浪潮,探索出一条符合市情、惠及百万人口的医改之路。

  时序入冬,寒意渐浓,而湘中大地的医改实践正蹄疾步稳、硕果盈枝。据了解,2024年娄底市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该市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娄底医改评价跃升至全国地市级行政区第26位(2023年为143位),获评A +等级;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绩效指标达标率94.4%,居全国同批首位。

  看病更方便

  促进分级诊疗,密织“顶层+支撑+网底”医疗服务网

  医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强大的决心和科学的顶层设计。娄底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深化医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系统集成。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是娄底医改的首要目标之一。为此,娄底市卫健委密织“顶层+支撑+网底”医疗服务一张网,推动公立医院苦练“内功”,打造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的“新样板”,让便捷就医从愿景变为现实。

  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聚焦呼吸疾病诊疗核心,覆盖肿瘤、老年病、传染病等六大领域,2023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投用。为提前释放红利,娄底创新设置过渡院区,在娄底市中心医院E区开辟4万平方米空间、设545张床位,引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常驻。

  在顶层资源引领下,娄底打造“1个城市医疗集团+ 6个县域医共体+ N个专科联盟”整合型体系,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城市医疗集团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专家结对带教、科室结对共建、管理结对提升”机制。2024年以来,该院专家下沉基层1150人次,开展手术指导240场次,双向转诊患者8414人次,远程影像诊断1.7万例。

  “看病难”,难在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破解之道,在于优化配置,使优质资源赋能基层、用对地方。

  在娄底,县域医共体全面推行“总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卫生院分院”模式,实现县级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基层派驻全覆盖,2025年1-9月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3.65%。其中,冷水江市探索的“中心药房+审方中心”“六统一”建设,让基层药品品种重合度从30%升至85%,处方合格率达97.52%,获国家卫健委肯定并受邀参与国家指引起草,为基层用药安全筑起防线。

  同时,稳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远程会诊、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从村卫生室的常规检查,到市级医院的远程诊断,一张覆盖城乡的“健康网”正越织越密。

  看病减负担

  推动“三医”联动,“少花钱,看好病”成为现实

  “既要让群众看得上病,更要让群众看得起病。”娄底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曾祥文掷地有声,通过医疗提质降本、医保优化增效、医药集采降价,打出减负“组合拳”,让群众就医账单“瘦下来”,健康获得感“提上去”。

  医疗提质调结构,不合理支出“降下来”。娄底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突破口,2024年以来累计调整、规范医疗服务价格827项,新增20个项目。同时,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严控运营成本,2025年1-9 月公立医院管理费用占比从2023年的15.72%降至11.77%,次均门诊费用280.14元、人均住院费用6776.16元,均低于全省均值,其中人均住院费用降幅达4.8%,居全省第二。通过全成本核算与耗材使用管控,手术中一次性材料用量减少30%,有效压缩“无效支出”。

  医保增效调方式,基金使用“更高效”。娄底全面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付费改革,2025年医保病种总数增至5918个,按病种付费住院参保人员占比达97%,让患者就医费用更透明。针对重症患者救治,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4项高新技术项目实行“特例单议”,医保基金支付额整体提高13.06%,既保障救治需求,又避免基金浪费。为遏制医保基金流失,该市通过提升本地诊疗能力与政策引导,2025年以来异地住院人次减少2566人、费用减少3788万元;设置131个基层病种实行“同病同治同价”,对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管理,引导患者“小病在基层”,进一步降低就医成本。

  医药降费扩覆盖,价格水分“挤出去”。娄底全面落实国家、省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累计覆盖药品1094种、耗材65类,2024年以来节约采购资金超6.5亿元,药品平均降幅50.8%、耗材平均降幅71%,大幅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看病更舒心

  改善就医感受,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医改的最终成效,要由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来检验。随意走进娄底的一家医院,无需带卡,凭手机里的医保码,即可就医、买药,或者异地就医备案、办理线上医保业务,还能绑定亲情账户,惠及一家老小。

  当前,群众对于健康有了更高需求,不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要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

  娄底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让健康守护“无死角”——

  在婴幼儿健康管理方面,娄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成托育服务机构220家、提供托位15492个;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2025年开展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15779例,为孩子健康成长筑牢 “第一道防线”。

  针对老年人需求,推进“医养结合”新模式,全市13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2家创建为省级安宁疗护标准病房,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100%设置老年医学科,65岁及以上老人健康管理覆盖40.31万人。

  在慢性病防控领域,构建四级管理体系,融入中医药服务,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2个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87家基层机构建成特色中医馆,推广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2025年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82%,实现“防治结合”。

  实施“名医健娄”,聘请钟南山院士等6位名医为首席专家,与5个院士团队合作,签约12项重点医疗项目,已有762名外地名医、知名专家签约服务娄底,全市320名知名专家定期下沉基层开展坐诊、查房、手术等诊疗活动1000余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314名,促进学科发展和市县诊疗能力提升。2025年新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培育项目23个;组建“全专融合”家庭医生签约团队880支,“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入选国家卫健委优秀改革案例,万人口全科医师数6.54人,居全省首位……

  病有所医,全民健康,在桩桩件件实事中兑现着承诺。从“三医联动”的系统性重构,到分级诊疗的精细化推进;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合力建设,到基层网底的持续筑牢;从智慧医疗的便捷可及,到健康服务的温情延伸——娄底医改正以“人民健康”为航标,破浪前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