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勤 戴志兵 黄利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牢记嘱托、忠诚履职、善作善成。
39.90亿元助学贷款资金如数发放,较去年增长49.6%;
贷款人次24.12万人,较去年增长超5万人……
日前,在湖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和省内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由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湖南分行)承办的2025年湖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顺利收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行承办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金额及人数等各项关键指标数据,均大幅增长。
增长幅度里藏着民生温度,数字攀升间见证助学担当。一笔笔贷款的额度提升,覆盖范围的持续拓宽,是“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具象表达,更是“帮学生解困 助学生成才”的生动实践。
从青涩学子到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助学贷款不仅解了一时之困,更铺就了一条条向上生长的成才之路,让关爱穿越山海,让希望照进现实,在岁月长河中书写着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的温暖故事。
贷款政策:让求学路少一点阴霾、多一点阳光
2007年以来,湖南省教育厅、国开行湖南分行始终坚持“精准资助、应贷尽贷”原则,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66.47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162.34万人次。2025年,超20万贷款大学生中有近11万名学子首次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红利。
每个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湖南学生资助托举起一个个家庭的未来与可能。
来自永州的小蒋,就是今年新增的受益学子之一。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收入微薄,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既喜悦又焦虑学费问题。“多亏村里宣传时知道了助学贷款,提交好材料后当天就签订贷款合同了,拿着回执走‘绿色通道’直接缓交学费入学,一点没耽误报到。”他感慨道。
学生凭贷款回执走“绿色通道”可缓交学费入学;就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当年起可享受五年的还本宽限期,宽限期内只需偿还利息,暂缓偿还本金;近四年进入还本付息期的学生可申请延期还本并免除当年利息……这一连串“有深度、有温度”的政策,正坚定守护起每一份求知追梦的执着。
小蒋算了一笔账:“读书期间不用愁利息,毕业五年内只还利息,大大减轻了家里的压力,我可以安心在学校钻研专业,毕业后再踏实找工作还款。”
像这样的故事,在湖南助学贷款的实践中每天都在上演。它让山区孩子不必为学费发愁,能安心扎根课堂汲取知识;让家庭困难的学子不用在求学与谋生间艰难抉择,能专注追逐科研理想、深耕专业领域。
贷款宣传:让政策温度辐射到田间地头、学子心头
深耕宣传阵地,传递政策温情,今年以来,国开行湖南分行与我省各级资助部门用真挚表达与广泛传播,让助学贷款的关爱跨越山河、触手可及、暖意长存。
湖南各级教育部门联合国开行湖南分行构建“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线上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和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平台推送政策解读、申贷指南等内容,发布“金融筑梦·助贷伴行”公益宣传片,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
同时,印制政策宣介海报2000余份,宣传手册65万份,还款指南20万份,宣传材料随录取通知书精准送达高校新生;线下与各级资助工作人员深入学校、社区、乡镇宣讲贷款政策要点,面对面讲解回应学子殷殷关切。
家住长沙的大一新生何同学,就是这一传播矩阵的直接受益者。“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申请贷款,刷短视频时刷到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的政策动画,跟着步骤下载了国家助学贷款APP,按要求准备了材料,第二天到服务大厅一遍就完成了全部流程。”何同学所说的,正是线上宣传“破题”、线下服务“收尾”的闭环模式。
从短视频里的“一图看懂申请流程”,到资助中心的“手把手指导填表”,政策信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文字,而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帮助。国开行湖南分行让助学贷款政策走出文件、走进人心,为学子铺就成才坦途。
贷款下沉:让首贷学生只跑一次、续贷学生一次不跑
为进一步深化为民利民举措,有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申贷难、还贷难”等民生问题,2025年,省教育厅、国开行湖南分行在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点下沉试点“贷款受理到校,贷款回收到乡镇”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覆盖面,努力谱写保民生、暖民心的生动画卷。
今年暑期,走进常德市汉寿五中的受理点,高三毕业生小陈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申请表,“以前听高年级学生说要跑县城的资助大厅,现在在自己学校就能办,还能现场咨询贷款政策,太方便了!”驻点工作人员不仅带来了宣传资料,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从信息录入、材料审核到合同签订,全程“一站式”办结。
据统计,扩大试点覆盖县以来,累计受理助学贷款首贷申请近5000余笔,学生和家长的办理时限从“日办”升级为“时办”。
办理点的每一次延伸,都是对 “为民服务” 初心的生动践行;办理时限的每一次缩短,都是对 “利民为本” 理念的深度诠释。下沉试点系列举措打破了地域阻隔,简化了办事流程,让学子不必奔波辗转,让家长无需忧心操劳,用便捷高效的服务为逐梦之路扫清障碍。
下一阶段,省教育厅与国开行湖南分行将分类分批次分区域逐步推行县级资助机构贷款下沉全覆盖,真正让受理助学贷款服务常态化。
贷款发放:让贷款“获得感”真正可触、可感、可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生有所需,行有所为。省教育厅携手国开行湖南分行,始终将贷款学生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主动聚焦学子求学路上的核心需求,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持续打磨教育惠民服务的精度与温度。
在全省贷款座谈会议上,基层反馈的 “优化贷款发放时间” 诉求,被迅速纳入重点回应清单。秉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不回避难点、不敷衍诉求,省教育厅和国开行湖南分行以高效协同的行动力积极回应学子期盼 —— 让贷款发放节奏更贴合学业开支节点,让资金支持更及时、更给力,切实解决学子后顾之忧。
2025年,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推动部署下,将贷款发放时间由以往11月份的集中一次性发放改变为9-11月分批次发放,10月底前即成功发放贷款资金超37亿元,占全年贷款资金总额的94%以上,较上年度,发放时间提前了近2个月,进一步缓解了开学季的家庭经济压力。
来自湘西的大三学生龙同学,对此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前两年办理的助学贷款要等到11月才到,开学初爸妈得拿出大一笔钱给我添置生活用品,准备生活费。”她说,今年自己申请贷款后,9月下旬就收到了到账短信,不仅顺利交清了学费和住宿费,还用剩余的钱买了专业所需的书籍,“不用再看着爸妈为钱犯愁,开学就能安心投入学习,这种踏实感特别好。”
为进一步实现流程优化,确保贷款资金快速直达,国开行湖南分行从学生入校提交回执开始即快速启动资金拨付流程。截至11月6日,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全部拨付完毕。
2026年,省教育厅、国开行湖南分行将继续优化分批发放机制,切实让助学贷款服务再升级,为更多贷款学子的求学路“减负护航”。
助学贷款,从来不是简单的资金支持,而是国家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是社会对未来希望的郑重承诺。它打破了贫困的壁垒,搭建了成才的阶梯,让每一个努力拼搏的学子都能坚信:无论出身何处,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也从来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国开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温度、有深度”的鲜活注脚。湖南助学贷款工作将坚持用政策的厚度、服务的温度、工作的精度托举贷款学子求学路上梦想的高度,做湖湘学子的坚实后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梦、成才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