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震天,桡桨翻飞,一条条龙舟在沅水上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两岸欢呼声、助威声声振山河……
这里是泸溪“村舟”的火爆现场。70多支龙舟参赛,3000多名运动员浪里搏击,赛场上人山人海,酒店一房难求、餐馆爆满,夜宵摊上飘荡着欢声笑语。6月到10月,县城随处可见“村舟”带来的欢乐。
这里没有大型商超和高级写字楼,没有连锁酒店和星巴克。但只要有水,有“村舟”,就能掀起全民狂欢,还能吸引全国各省市龙舟逐浪沅水,上演“速度与激情”。
全民热爱,铸就传统文化新辉煌
泸溪境内溪河密布,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相传源于帝喾高辛时盘瓠征战犬戎,传于春秋战国屈子投江,兴于隋唐泸溪县治武溪(卢水),盛于新时代。尤以潭溪“五龙”节,浦市龙舟横渡、武溪龙舟赛最为受欢迎。
五月鼓响,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千里返乡,各村寨以红尾、白尾、蓝尾等标志进行龙舟竞渡,全村为龙舟助威,外嫁女给娘家船送红,端的是隆重盛大。划龙舟已成为人民连接过去和现在,激励大家团结拼搏的精神图腾。
浦市镇麻溪口龙舟和岩龙头龙舟并肩从浦市划20里到县城参加龙舟赛,全镇老小相送。比赛结束,全镇老小守候在浦市沅江边,迎接英雄凯旋而归,无论名次。
乡土人间,草根英雄,在村舟赛场上谱写非凡人生。桨手们是摊贩、老板、司机、手工匠人和干部职工。石榴坪乡兰村赤龙队独臂划手刘德印拼搏精神得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关注,氧城泸溪队征战南北,获得北方海域龙舟全国公开赛总冠军、重庆酉阳龙舟赛、广西融安公开赛冠军等好成绩。
政府护航,赛事办在百姓心坎上
面对这份千年历史的沉淀,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全民参与的狂欢,泸溪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和人民主体,群众自发,在组织好、开展好、服务好“村舟”上用力用情,获得群众点赞。
尊重民意,办好我们的赛事。赛事组委会深入各村组、各龙舟队开展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出台泸溪“村舟”实施方案,奖项设置不仅奖励速度,还奖励最佳桨手、鼓手、旗手和精神文明等,让更多参与者有获得感。
保障安全,营造安心环境。整合力量组建六个小组,全方位护航“村舟”赛事。县委书记彭武学,县委副书记、县长符家波多次调度赛事进展,各相关单位、乡镇落实具体工作,确保“水上的安全”和“岸上的顺畅”,让选手赛得放心,群众看得开心。
整合资源,推动村舟赛事升级。将零散的村级比赛,整合提升为“村舟”传统龙舟赛、全国邀请赛、交流赛和超级联赛。引入专业裁判制定统一规则,邀请世界龙舟冠军曾德林、欧华文指导各支队伍,让“顶流”与“草根”的碰撞丰富赛事的观赏性和提升竞技水平。邀请王跃文、红胖子、知名歌手邓伊芮、杨姣及多位网红达人为泸溪“村舟”打call,让“村舟”从村级联谊走向全国联欢。
“苗家龙舟队徒步15公里走了3个小时,把龙舟送去比赛,沿途的村寨为龙舟加油,这本真的方式让人感动。”网红“影子外的人”说道。泸溪“村舟”以最炫民族风的巡街仪式、各具“村色”的龙舟登江仪式、精彩纷呈的赛事安排、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奖品吸引远近游客和龙舟队伍慕名而来,其丰富内涵和强大的流量吸引众多网红和自媒体进行连续直播。
“一声鼓音响泸溪,湘赣儿女情谊深。今得老表重我亲,信州龙舟感谢你,赛场激情拼搏劲,岸边兄弟加油音。望有来日再相会,不负赣女思家情……”全国邀请赛期间,来自江西上饶信州龙舟队的队员们在颁奖仪式中齐唱龙舟歌作为最高回礼掀起全场高潮。比赛中,泸溪县对来自全国7省份的18支龙舟队提供周到服务和配备啦啦队全程守护、呐喊助威,让龙舟队深为感动。
“村舟”出圈,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立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泸溪以“村舟”赛事为引爆点,成功探索出一条“‘村舟’搭台、融合发展、经济受益”的文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径。赛事期间,泸溪“村舟”相关内容全平台浏览量超10亿次,“村舟”成为泸溪以水兴旅的生动实践和文旅IP。
“白天看龙舟赛激动人心,晚上观大戏赏心悦目。”上海恒洁龙舟队期待再来泸溪。泸溪坚持文旅体融合发展,举办第二届沅水流域辰河高腔艺术节和泸溪“村舟”超级联赛颁奖晚会,非遗展演、民俗市集、王婆说媒同步开展,为远近游客呈现了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泸溪长卷。同时,带动“十里画壁亲水游”“浦市古镇探游”“乡村振兴研学游”等旅游线路人气旺盛,推动文旅产业从“单次消费”向“链条经济”升级。赛事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村舟赛搞得好,我一天卖了2000多碗粉,收入2万元。”武溪粉店老板喜笑颜开。赛事期间,泸溪推出龙舟市集,泸溪高山葡萄,玻璃椒、洗溪豆腐等特色农产品热销大卖。“村舟”吉祥物广受市场欢迎。餐饮、酒店、南杂店增幅最高为800%,交通运输、物流等产业大幅拉动,带动消费超3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桨稳风帆劲,奋楫立潮头。站在新的起点上,泸溪“村舟”正朝着从“出圈”向“长红”的方向破浪前行。赛场之外,32万泸溪人民同心协力,击楫奋进,推动着泸溪这艘承载希望与梦想的航船,驶向更加波澜壮阔、幸福美满的未来。
(胡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