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措并举杜绝“到此一游”刻画行为

  张忠德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八达岭长城目睹一名游客在城墙上刻字,自己上前提醒后对方仍未停止,相关内容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已第一时间对该事件展开核实。核实完成后,将把涉事游客移交执法部门处理,还会将其纳入不文明行为黑名单。

  刻字者为何肆无忌惮?有人想证明“到此一游”,有人想在社交媒体上刷存在感。千篇一律的自拍满足不了需求,他们就把文化遗产当成了私人画板。说到底,是缺少对历史的敬畏,把古迹看得不如自己打卡重要。明知禁止刻字,还抱着“不会被发现”“发现也没事”的侥幸心理,这样的观念该改改了。

  好在保护长城的防线在收紧。八达岭景区将涉事者纳入黑名单,与北京景区联动限购票,电子屏曝光违法信息;警方跨地域办案,对刻字者依法处罚,“虽远必究”的决心清晰。网友批评、媒体关注形成舆论压力,让不文明行为难以遁形。从道德谴责到制度约束,治理之网越织越密。

  光靠事后惩戒还不够,守护长城需要更立体的防护体系。重点区域可用隐形保护涂层覆盖,既不影响观看,又能抵挡刻画;陡峭地段可加移动监控,补上安保盲区。更重要的是培养“守护者文化”,让每位游客都成为文物保护的“移动天眼”,看到不文明行为就主动劝阻。家庭则教孩子从小敬畏历史,学校多普及文物保护知识,社会营造“文明出行、守护文物”的浓厚氛围。

  真正的“到此一游”,是用眼睛记录景观、用心感受历史,而非用刻刀留遗憾。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