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造名城注入绿色动能
——株洲市生态环境局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胡欣雨 李永亮 

  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核心工作,通过制度创新、精准服务、技术帮扶等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生态环境领域“监管+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该局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50余个,建立畅通、高效的政企沟通桥梁,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株洲光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送锦旗致谢。

  强化制度供给,

  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理念贯穿政策制定全过程。

  系统化构建政策体系。连续出台并深入推行《关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等纲领性文件,从事前引导、简化程序、轻微违法免罚、入企帮扶指导等多个多个维度,构建覆盖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政策体系。明确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轻罚清单,今年以来办理免罚轻罚案件17件,涉及金额163.8万元。

  规范化约束行政行为。印发《进一步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调研活动的10条措施》《不得向建设单位及第三方机构转嫁评审费的通知》等文件,严格规范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考核调研等行为。实行建设项目环评事项“三方”承诺制,明确各方责任。

  常态化开展政企互动。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体验活动和“服务企业环保接待日”机制,局领导亲自体验办事流程,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

  创新服务模式,

  保障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将环保服务关口前移,全力护航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实施项目包联与提前介入。对全市633个重点项目实行分局包联服务责任制,定期调度环评进展。主动向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发函,提前征集需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支持的重大项目清单,掌握服务主动权。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对本级审批的重点项目,采取“容缺受理、专人对接、专题会议研究”等方式,极大缩短审批时间。

  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在市民中心窗口设立环评编制咨询点,主动为争资引项项目提供环评保障,根据情况出具“无需办理环评手续”证明或启动绿色通道。年内已出具相关证明10余份,窗口服务荣获市民中心“九连优”称号,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靓丽名片。

  深化技术帮扶,

  为企业、园区纾困解难

  根据《“春风行动”工作方案》,组织生态环境领域专家20余人次,深入园区、企业一线进行“把脉问诊”,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近20个,送技术、送方案上门。截至9月底,各分局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环保问题257个,形成了市、区两级联动服务企业的良好局面。

  按年度开展企事业单位环保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对信用良好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积极协调、指导园区开展调区扩区规划环评工作。目前,除炎陵、茶陵正在编制外,其他省级及以上园区均已完成,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关键的准入条件。针对“五好”园区创建中的“绿色园区”评价,主动收集问题,多次赴省厅协调,去年全市8个参评园区全部获得满分。专项指导攸县化工园区完成复核申报材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