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明 胡梦晗 王辉龙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自2016年成立以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学院始终秉持“匠心育人,服务社会”的初心,与世界500强企业携手共进,深耕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深耕沃土,栽下梧桐引凤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电梯工程学院自创立之初,便深谙产教融合之道。学院与通力电梯、迅达电梯、蒂升电梯等业界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借鉴企业科学管理理念,创新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如今,学院已形成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4个专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构建起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专业体系。
2023年,学院与邵阳学院联合实施“楚怡工匠”计划,开创本科层次自动化专业(电梯工程技术方向)人才培养先河,首批招生100人,2024年和2025年每年再招百人,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重大突破。学院现拥有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2个“楚怡”名师工作室,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大骨干专业获教育部认定,彰显了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
强师砺教,夯基固本育英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比例高达80%以上。现有黄炎培杰出教师3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7名、邵阳市高层次人才2名,形成了一支德技双馨的师资队伍。
学院创新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通过假期下企业锻炼、企业专家入校培训等方式,让教师及时掌握行业前沿技术。郭鹏老师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破解维保难题;王永红教授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提升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产学共赢”。
重器精工,实训平台显实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2年以来,学院投入728万余元购置先进实训设备,包括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实训考核装置、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实训设备等,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院连续三年立项湖南省“楚怡工匠计划”项目,成功完成全国电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备案,入选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建成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匠心育人,桃李芬芳绽芳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优化方案,将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近五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45项,其中国家级12项;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输出国际标准2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院与通力电梯、亚洲富士电梯、锐科机器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70%,学生上岗后独立完成核心任务周期缩短至2个月,每年为长三角、珠三角电梯产业集群输送技术人才700余人,成为行业发展的“人才引擎”。
服务桑梓,反哺社会显担当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近5年来为本地企业培训员工近2600人,培养“宝庆工匠”和技术能手2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数十项。学院开展的电梯安全知识科普活动深入人心,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传播安全乘梯知识,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彰显了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硕果盈枝,乘风破浪启新程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根据权威机构排名,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从2023年全国第12名跃升至2025年第5名,专业影响力持续扩大。近年来,接待考察单位20余家,获主流媒体报道50余次,承办多项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获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学院主持制定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湖湘标准1套,建成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十余所,企业捐赠软硬件价值超200万元,形成了辐射全国、影响行业的品牌效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电梯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承“匠心育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谱写职业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