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洞口县追回物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30余万元
我省小区公共收益如何更阳光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乐

  电梯广告位、公共停车场、公共摊位……这些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收益,在许多小区成了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

  今年4月以来,湖南全面开展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据悉,邵阳洞口在此次集中整治中表现突出,追回被侵占的公共收益30余万元,并推动各小区实现账目公开。

  这笔“隐身”的集体资产,是如何被成功追回?洞口的做法,又能为全省整治行动提供怎样的启示?10月17日,记者前往洞口一探究竟。

  “三查一核”,从糊涂到清楚

  面对公共收益监管难题,洞口县住建局物管办主任尹华智介绍,他们着重纠正“隐瞒不报、象征性公示、资金混同管理、协议与实际收支不符”等典型问题,采取“三查一核”的方式推进整治。

  “查协议”,主要是调取物业企业与广告商、场地租赁方签订的合同,核对实际收入;“查台账”,检查企业财务记录,确认公共收益是否单独建账、专款专用;“查公示”,深入小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核查公示内容是否真实、完整。

  记者在清查汇编资料中看到,有的小区物业合同公然写着“公共收益40%补贴物业服务费”,有的公示金额大幅“缩水”,还有的虽然进行公示,但却在合同中规定“补充物业服务费且可不作公示”。

  最后一步是“核业主”,通过随机走访,了解业主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际落实情况。

  据了解,洞口县87个住宅小区中,37个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小区均经过了“三查一核”,发现6家物业服务企业的8个项目存在侵占行为,涉及金额31万余元。目前,已在银行开设专用账户,缴存追回的公共收益款项,用于补充小区专项维修资金。

  业主“觉醒”,不只是交物业费

  尽管洞口成功追回了公共收益,但其样本规模较小。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整治,面对的是更复杂的情况。全国物业集中整治平台数据显示,我省株洲攸县、衡阳衡东等地规范小区公共收益为零。

  而记者在洞口等地走访时也发现,不少业主对公共收益概念模糊。“平时没关注过电梯广告是不是收费,也不知道这笔钱属于我们。”一位小区居民坦言。这种认知缺失,使得业主难以有效行使监督权。

  另一方面,物业费收缴难也形成了恶性循环。据初步统计,仅洞口绿景小区15年间累计欠缴物业费就达1100多万元,先后有三家物业公司因亏损撤场。部分业主因房屋质量、延期交房等问题拒交物业费,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天坤迴龙府物业经理曾宪彪表示:“整治行动其实有助于明确规则边界,过去有些模糊地带,现在清楚了反而好操作。”在他看来,规范公共收益管理既能保障业主权益,也能推动物业服务的专业化。

  赋能基层监管,让公共收益不再“隐身”

  要让监管常态且长效,基层尤为关键。《湖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虽明确街道、社区负有属地管理职责,但现实中其实很难完全落地。

  一位基层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因为地方人际关系复杂等原因,监管工作推进较为困难。此次借助全省专项行动的契机,多年难以推动的局面得以打破。“现在有了上级文件作为依据,我们心里也更有底气了。”

  在追回“糊涂账”后,洞口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关辉雄表示,将持续开展“回头看”检查,对顶风违规的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严惩,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同时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每半年在小区显著位置及业主微信群公示业主公共收益收支明细,并将公共收益存入指定的银行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可追溯。

  专项整治的背后,带来的不仅是追回的资金,更是规则的确立和信心的重建。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透露,下一步,我省将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探索在基层设立物业调解委员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基层专业能力,并推动各地开展物业服务行业信用评价,提升物业服务总体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