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娄底以党建为引领,在基层治理改革创新领域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体系,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产业振兴与人才培育双轮驱动,特色农业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良性循环;文旅资源加速创造性转化,山水人文保护与文旅开发有机结合,精品线路串联生态与文化价值,形成组织强、产业兴、文化活、百姓富的娄底实践。
本报特开辟“娄底基层发现”栏目,从基层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赋能基层发展、平安建设打造和谐村镇、文明创建丰富精神内涵、乡村振兴提质发展成色等多个维度,全面解读娄底在基层发展中的可复制经验和成果。
陈志博 姚昕玥
乡镇街道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更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基”,即建强基层组织、提升基本能力、做实基础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三创”,即平安创建、清廉创建、文明创建,是争先创优的目标任务。
娄底市娄星区大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刻把握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围绕区委“三基三创”工作部署,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以基层善治之笔,点染出一幅平安、清廉、文明的生动图景。
强化“三基”保障
激发基层治理“内动力”
基层治理,关键在夯实基础。
“三基”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大科街道以“三基”建设为重点,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治理体系持续优化。街道建立社区(村)后备力量人才库,储备党组织带头人24名;推进“星物管”治理模式,建设53个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建在最小管理单元的政治优势。推行“楼宇会”议事载体,形成“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事项。
管理水平日益精细化。街道将村级细分为12个屋场,党小组与理事会通过屋场会解决人居环境整治等十余个民生问题;用好片组邻“三长制”治理模式,加快实现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委会全覆盖,全力打造基层治理前哨站,大幅增强小区自治、居民共治能力。
同时,街道聚焦提升基本能力,着力锻造过硬的干部队伍。截至9月,开展14期“青年干部大讲堂”、2期“群众工作大讲堂”,百余名学员在学思践悟中实现能力跃升。并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撤销街道本级45个议事机构,清理牌匾132块,精简考核内容40余项,让干部轻装上阵。
深化平安创建
筑牢和谐稳定“压舱石”
6月28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华带队,统筹大科市场监管所、街道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小科社区等多部门力量,深入辖区食品C级包保主体,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市井烟火里,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大科街道深知,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向、发展之基,始终将平安创建作为“三基三创”的基础工程来抓。
织密治安防控网络。街道创新反诈打跨宣传方式,配合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清楼行动;禁毒工作扎实推进,连续5年实现“零种植”“零涉毒案件”。构建全方位防护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化推进,开展“利剑护蕾”集中清查专项行动10次。
平安建设,既要解决安全隐患,也要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大科街道践行“四下基层”,坚持党政领导开门接访、下沉走访。今年以来,成功化解8件信访积案,调处矛盾纠纷130件。
高效办理12345市长热线投诉1700余起,办结率和满意率位居全区前列。健全矛盾排查机制,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同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面排查消防、燃气、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和防范安全事故“敲门行动”。
上半年,街道配合执法部门检查单位140家次,排查问题42个,整改40个,整改率超95%。统筹防汛抗旱工作,采购17类5255件防汛物资,组建17支274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排查福潭水库等41个点位的山塘度汛隐患,拔除4个隐患点。推进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发现228处隐患,其中226处已完成整改,整改率达99.1%。
推进清廉创建
营造风清气正“好生态”
走进娄底市娄星区大科街道,主题广场里,一幅幅廉政书画引人驻足;社区文化墙上,一句句警世格言发人深省。大科街道根据实际开展清廉机关建设工作,让清廉之风吹遍每个角落。
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街道通过召开6次专题会议、开展5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举办4期读书班等系列活动,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领导干部查摆问题61项,全部整改完毕;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谈心谈话140余人次。
思想引领的同时,制度约束更为关键。街道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建立关键岗位干部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截至9月30日,街道共梳理问题线索14件,立案查处违纪案件12起。
文化浸润无声,清廉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街道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开展廉政书画展、打造廉洁文化主题广场、在社区建立廉洁文化阵地,推动廉洁文化进企业、团体、家庭、公共场所,将廉洁文化融入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以清廉正气涵养良好社会风尚。
聚力文明创建
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文明,是城市最亮的底色。
大科街道以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街道高标准推进街道和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并获评“最美潇湘文化阵地”;举办“书香传家·光影筑梦”捐书观影活动,募集书籍5200余册;打造“大科大道”品牌,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携手推出“四点半课堂”、“七彩假期”等系列活动,惠及800余名中小学生,形成校地合作新格局;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30余场,惠及群众超1.8万人次。
文化滋养人心,服务温暖民生。街道为困境儿童、困难群众、残疾对象、老年人等群体发放补贴、津贴21.7万余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77人;积极落实助残扶残政策,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0个,达成就业意向12人,拓宽残障人士就业渠道;坚持守护儿童成长安全线,自2024年以来,街道持续为辖区困境儿童提供个案服务、落实生活保障,覆盖208人次,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55人次,完成“微心愿”58次,走访困难儿童107次。
征途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娄星区大科街道扎实推进“三基三创”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治理创新永无止境,大科街道将继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不懈奋斗的姿态,继续书写着基层善治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