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破局,土地再生
——从3个案例看湘潭高新区如何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丁玉洁

  湘潭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铁路专线完成建设,蓄势待发;中非经贸博览会盛况犹在眼前,余响绕梁;佳海·湘潭高新食品产业园定制厂房拔地而起,塔吊林立……湘潭高新区3块曾陷入低效困境的土地,如今正焕发新的活力。

  湘潭高新区以系统思维破局,创新探索“协商置换、存量优化、弹性利用”三大路径,破解土地资源错配难题,走出一条资源集约、产业集聚、效益倍增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链式开发,激活产业生态

  总投资55亿元、占地877亩的湘潭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由湘潭高新区与湘钢共建,致力打造中南地区示范性金属材料精深加工集群,已吸引1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驻。然而,其中的226亩土地,却因湘钢战略调整而长期闲置。

  湘潭高新区以服务升级护航项目发展,打通手续办理、融资对接等关键环节,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副局长杨彬介绍,作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湘潭打出制度创新“组合拳”。湘潭高新区依据“产业用地规划指标按需确定”“产业配套用地占比适当放宽”等条款,支持项目优化布局。

  2023年底,湘钢实施“先配套后开发”策略,在这块226亩土地上启动铁路专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湘潭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连片开发提供支撑。

  随后,湘潭高新区通过三方协商,优化调整该地块规划,推动湘钢提供其中1万平方米厂房,为新引进的湖南中钢智能制造公司“量身定制”生产空间,促成双方在钢材展销等环节合作。

  “该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构建了产业协作生态。中钢智能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2亿元,税收达500万元。”杨彬表示,通过精准匹配政策、前置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市场主体协作,这片曾经的“滞留地”已成为园区新产业引擎。

  弹性利用,破解周期难题

  今年,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工程机械再制造展,在湘潭高新区昭山片区举行。展会举办前不久,这块25.8亩的土地还是低效地块。

  昭山片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再制造展选址紧邻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的空闲地块。当时,该土地控规用途为商居综合用地,因再制造展建筑体量和标准超出常规临时建筑,无法按常规建设项目审批。

  为此,资规部门创新建立“规划用途底线管控+过渡期功能弹性调整”机制。在不突破原规划指标前提下,允许地块通过功能临时转换满足会展需求,并在会后转型为工程机械再制造示范基地,实现“短期会展载体+长期产业基地”的空间利用。

  昭山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空间赋能”模式,打破低效空闲土地因用途固化而出现的难利用困境。这片25.8亩的土地,通过功能临时转换,达到会展举办与产业落地双重目的,既满足展会期间国际经贸对接需求,又为后期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预留发展空间,不仅实现建筑设施全周期利用,也避免因临时建筑拆除造成资源浪费。

  记者注意到,地块审批监管体系也同步创新。湘潭高新区构建“园区管委会统筹+多部门联合评审+一事一议”闭环审批体系,将常规需数月的串联审批压缩为同步办理,在许可决定中注明“过渡性开发期限”,有效解决政策冲突难题。

  精准置换,唤醒沉睡资产

  10月10日,总投资5亿元的佳海·湘潭高新食品产业园建设现场,车辆穿梭,机械轰鸣。作为长株潭食品产业协同发展项目,这里正以“定制化厂房+全链配套”模式,为区域食品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2005年,这宗地计划用于线棒材深加工项目。因产业布局调整,项目搁浅,土地“沉睡”10余年。2024年,湘潭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进佳海产业发展集团,合作开发食品产业园,优先将这块存量用地作为选址。

  湘潭高新区统筹运用国家、省级法规与试点政策,全面了解企业需求与开发计划,2024年6月,在资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联动支持下,园区与土地使用权人签署《土地使用权置换补充协议》。

  随后,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该地块下发收回决定书,完成权证注销及土地收储。2024年7月,该宗地重新挂牌出让,湘潭佳海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摘牌。

  记者了解到,这个产业园是佳海产业发展集团在湖南布局的第3座专业园区。此前,该集团在长沙、湘潭县运营工业园和食品医药产业园,形成“多园联动、资源共享”产业矩阵。此次将重点引进休闲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及配套企业,串联长沙、湘阴等周边区域,打造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充分激活“湘味经济”。

  “项目达产后,第3年亩均营收可达600万元,亩均税收预计达30万元。”佳海·湘潭高新食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3年,湘潭高新区累计盘活处置低效用地2159.51亩。今年,该园区再次制定低效用地专项治理3年行动方案,计划盘活1067.03亩低效用地,让沉睡的土地真正“活”起来,让新生产业强起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