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邹学校院士率领团队攻关
我国盐碱地辣椒种植实现重要突破

  湖南日报10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辜鹏博 通讯员 庹炼 郭慧)金秋时节,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打不素八村的盐碱地上布满红彤彤、密匝匝的辣椒。今天,经专家测产,该村种植的多个品种耐盐碱辣椒亩产干椒超500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称,这意味着我国盐碱地辣椒种植实现重要突破。

  就像人不能吃得太咸,辣椒也难以在盐碱化严重的土壤里存活。连日来,记者跟随邹学校院士团队从新疆辣椒主产区走到内蒙古辣椒主产区,看到不少地块盐碱化严重,地表上堆积的盐犹如一层厚厚的白霜。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亮明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有1650万亩盐碱地,过去因为盐碱化严重,土地难以有效利用。打不素八村的盐碱地,每公斤土壤含盐量超3.08克,pH值达8.5,属于中度盐碱化土地。

  “新疆、内蒙古、甘肃等西北地区,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是我国辣椒的优势产区,但有很多地方是盐碱地。”邹学校称,我国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通过科研攻关在盐碱地上种出高产辣椒,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邹学校院士带领团队培育出多个耐盐碱辣椒品种,并实现高产。打不素八村的试验地上,100多个品种经过3年试验种植,一批表现较好的品种脱颖而出。比如来自湖南的博辣、湘辣等系列品种,产量达到普通地块水平,有些甚至超过普通地块,且早熟、转红一致性、综合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良好,商品性高,微量元素含量高。

  记者注意到,不同于普通辣椒种植,包头市多个辣椒种植基地里,地下布满“毛细血管”,滴灌管道、黑色地膜等将整个基地连通。邹学校称,目前团队已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盐碱地辣椒种植技术,采用水肥一体化、高垄覆膜等组合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盐碱对辣椒生长的影响。比如垄起得高,盐分会随着雨水流向低处;通过覆膜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辣椒根部发育更快,从而安全度过苗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