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评论员 彭鹤鸣
近日,某平台出现名为“731毒气实验室益智拼装积木”的商品,包装上标有“铭记历史”“爱国教育”等字样,售价29.9元。该商品一度登顶店铺新品销冠,周销量暴涨10倍,近7天超千人浏览,最终在曝光当日16时下架。
侵华日军731部队曾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731”是一道深深印刻在每个人心底里的历史伤痕。如今,该商家却将当年日军惨无人道的毒气实验室包装成了看似人畜无害的儿童玩具,还打着“爱国教育”的旗号,这实际上是对民族情感的严重冒犯,是对历史严肃性的错误解构行为。对于主要受众——正处于历史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而言,该玩具会带来严重误导。“731实验室玩具”缺乏对历史最基本的敬畏与尊重,它的“翻车”,可以说一点也不冤枉。
另一方面,“731实验室玩具”上架后销量高涨,直到舆论发酵后才匆匆下架,足见电商平台把关意识淡薄,对此类商品的审核存在缺位,在监管上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无论何种商品,一旦涉及历史题材,尤其是严谨的近现代史题材时,应牢牢守住不可跨越的“红线”。为此,更加严格的准入审核、更加细致的层层人工把关都不可或缺。
对于封禁娱乐化历史的商品,也有人疑惑:难道严肃的历史记忆,只能存在于教科书或博物馆里吗?其实不然。传承历史与文化,完全可以表达形式丰富、载体多元。例如,今年上映的《南京照相馆》等一批优秀抗战题材影片,将历史真实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国庆期间,山东临沂某景区兼具旅行趣味和爱国教育的文旅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成功“出圈”:游客穿上“军装”,扛起道具枪,仿佛重回抗战的峥嵘岁月。说到底,历史传承并不意味着要“板起面孔说从前”,关键在于铭记历史的精神内核,而不是解构历史的严肃性。
历史非儿戏。再大的商机,也不能容许其凌驾于沉重的民族记忆与历史伤痕之上。而对于“731实验室玩具”之流的“越界产品”,消费者应坚决抵制并及时举报,平台和监管部门更要加强治理。保持历史严肃性、守护民族精神根基,每个人都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