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时事·要闻

第03版
理论·新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江县雁归平江筑新巢
——返乡入乡创业促发展的平江探索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徐典波 通讯员 胡猛 吴友良 陈振要

  秋日平江,“群雁”齐归。

  9月下旬,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代表们走进现场观摩点平江天岳新区麻辣王子新工厂时,被眼前景象震撼——

  10万级GMP洁净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如流水般运转。“新工厂一、二期全面投产后,可年产100亿根辣条。”返乡创业“杰出平商”、麻辣王子创始人张玉东向嘉宾介绍。

  这个投资23.5亿元的新工厂,是平江“归雁经济”崛起的见证。

  厚植创业沃土

  ——“政府追着企业跑”引来“归雁潮”

  记者走进平江天岳新区,湖南世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工人在调试出口土耳其的高端医疗器械。5年前,这里还是荒山,如今崛起一个占地66亩、总投资5亿元的世耀医疗器械产业园。

  “说实话,几年前我也犹豫过。”世耀医疗创始人江乐阳回忆,“在北京打拼十几年,公司产品销往125个国家,突然回到家乡的小县城投资,心里确实没底。”

  转折发生在一次回乡探亲中。“当时,平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找到我,说‘家乡需要你’,坦诚地介绍平江发展规划和服务承诺。”江乐阳说,“那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让我找到了归属感。”

  上级相关部门前来调研时,向江乐阳投来好奇的目光:“创新型医疗科技企业,为何选择落户老区平江?”江乐阳说,答案藏在平江“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里。

  最终让江乐阳吃下“定心丸”的,是政府的执行力。“签约后第二天,平江县政府就成立服务专班,‘一事一议’会议随叫随开。”江乐阳说,这种“政府追着企业跑”服务理念,让企业从签约到建成仅用时两年多。

  平江的诚意远不止于此。

  创新启用园区“二号公章”,下放158项管理权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容缺受理”和“绿色通道”,推动创业制度性成本降低23%;该县近两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亿元。

  平江推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组建24个异地商会或联络处,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等6位专家担任政府顾问,评选表彰“杰出平商”,让返乡企业家有“里子”有“面子”。

  世耀医疗二期将在今年底投入使用,已产生“链式反应”。平江乡友涂真金将心科医疗公司建在世耀医疗的隔壁,他说:“看到家乡如此重视企业,回来投资信心更足。”

  抱团协同发展

  ——“归雁”带来新理念新技术促产业串珠成链

  劲仔食品集团董事长周劲松是平江县三市镇人。10年前,他成为平江“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首批企业家,在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自建劲仔小鱼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方面发力,劲仔食品成为“中国鱼类零食第一股”,还开发鹌鹑蛋等多种系列休闲食品,为平江成为“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立下汗马功劳。

  “‘归雁’不断带来新理念新技术,一个企业发展成一个产业链。”平江县休闲食品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童湘平告诉记者,平江以休闲食品产业为主攻方向,绘制全产业链招商图谱引导乡友企业“填空补链”,推动产业支持重点与乡友投资意愿“一拍即合”。

  “劲仔食品、麻辣王子等龙头企业就像磁铁一般,‘以链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童湘平介绍,700余家食品企业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包装配套的清晰分工,形成独特“智慧产业链”,产业生态更具韧性和竞争力。

  在上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扎根田野,从源头锁住品质。劲仔食品专注鹌鹑蛋生产,在平江建设300万羽鹌鹑养殖基地;麻辣王子发展辣椒种植基地;旺辉食品打造花椒种植基地……系列举措优化原料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在中游,企业把“协同发展”发挥到极致。尚品包装从宁乡搬到平江,专为麻辣王子配套;千里香食品把福建的先进管理经验带回家乡;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龙头企业来平江提供配套服务……

  在下游,平江食品企业组建“营销联盟”。集体亮相2025年成都春季糖酒会。40家企业包机参展,举办首届中国(平江)辣味休闲食品商贸展,展出1000多款产品。企业通过“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使得“平江辣条”成为家喻户晓的地域名片,“劲仔小鱼”则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实现从生产制造到品牌营销的价值链延伸。

  目前,平江规上食品工业年产值近5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超20万人就业创业。云母纸年销量占全国65%以上份额,石膏建材年销量占湖南省一半以上份额。“一主一特多优”现代产业体系其势已成。

  深扎反哺根基

  ——“领头雁”引领产业振兴推动城乡融合

  记者走进加义镇义口村,只见一片空地“长”出现代化无土天麻种植基地。在广州创办生物科技企业负责人陈忠平现场指导村民调节温控设备,他说:“温度18至22摄氏度,湿度70%,是天麻生长的黄金参数。”

  作为安定镇长田村聘任的荣誉党支部书记,陈忠平带着技术资源返乡创业,将首个试种基地落户义口村。他介绍,公司与有闲置资源的义口村合作,采取“一村试种、全县推广”模式,确保收益惠及集体经济。

  义口村试种基地第一季收获近3000公斤,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目前,无土天麻栽培技术逐步推广至全县37个村,规划种植面积达1万平方米。

  聚焦“组织、产业、服务”赋能,平江县483名村(社区)“荣誉书记”中,像陈忠平这样具有流动党员身份的“领头雁”有236人。他们通过“党建联建·反哺归平”等机制,不断激活资源,引回一只“头雁”,带回项目,更带回振兴乡村新模式。

  浯口镇东港村村支书刘均良是从深圳返乡的流动党员,带领村民发展丝瓜、油茶、蛋鸡养殖等。他说:“去年村集体增收超50万元,解决就业200多人,成立教育基金会,让村里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雁阵鸣秋,归巢筑梦。

  如今,平江县6000余名流动党员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家乡引进企业160余家、资金超28亿元;带头发起“大爱平江”慈善基金会,累计募集善款3.2亿元,在教育等帮扶中发挥重要作用。

  平江县委书记刘正仁介绍,“归雁旋风”在平江大地激荡出澎湃动力。3年来,平江累计吸引7.1万人返乡创业,新增经营主体2.6万家,人均年增收1.5万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