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事·观点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10月0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外包儿女”且慢“拍砖”

  舒朗秋

  随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1亿”再次引发全社会对养老议题的高度关注。在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的现实背景下,“外包儿女”服务悄然兴起。一时间,舆论场中质疑声四起:这是不是子女推卸责任的“甩锅”?这一新兴服务背后的社会需求与现实困境值得深思。

  “外包儿女”实际上是一种以情感陪伴为核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它涵盖陪聊、陪诊、代为探望、协助办理事务等多种形式,旨在缓解独居、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与生活不便。在人口大规模流动、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的今天,许多子女虽有孝心,却因工作、异地、育儿等现实压力,难以常伴父母左右。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外包儿女”有望成为连接亲情、填补老人情感空白的“桥梁”。

  孝的本质是“敬”与“爱”。若子女在外奔波,却能通过专业服务让父母感受到被关心、被倾听,这何尝不是一种现代语境下的“孝”?所以,不应简单将“外包儿女”等同于情感逃避,而要判断这种方式是否真正契合“孝”的本质,比如服务是否真诚、是否有温度,是否真正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我们须警惕个别机构将情感服务过度商业化,出现制造焦虑、诱导老人消费等行为。但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外包儿女”本身,而在于监管是否到位、行业标准是否健全。与其全盘否定,不如推动其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对于“外包儿女”,应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责;多一份建设,少一份批判。这既是对社会化养老探索的包容,也是为了构建一个既有温度又有韧性的养老生态,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心有所安。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委宣传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