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忠骨归
——桃江县马迹塘战役10位烈士的遗骸76年后“归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李胜财 夏平

  秋日的晨雾尚未散尽,桃江县殡仪馆新馆前已肃立着整齐的方阵。9月28日7时30分,覆盖着鲜艳国旗的10具烈士棺椁在晨光中静默以待,76年前血战马迹塘的英烈,即将踏上“归队”之路,与多年前安葬于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园(本次提质改造前为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塔)的其他烈士遗骸“团聚”。

  上午8时整,桃江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吴斌宣布迎送仪式开始,22名礼兵同时立正。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95岁的参战老兵谢恩华挺直佝偻的身躯,颤抖的右手久久定格在斑驳的帽檐旁。这位从辽宁沈阳辗转2000多公里赶来的老兵,眼中闪烁着泪光:“当年在枪林弹雨里并肩冲锋的战友,终于‘归队’了。”

  1949年8月解放战争期间,为阻击国民党白崇禧部97军、103军西逃桂林,解放军四野49军147师在桃江马迹塘与2万余敌军激战两昼夜,歼敌千余人,粉碎敌军撤退计划,奠定了湖南和平解放基础。192名解放军官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其中许多是从东北一路南下的战士,战后由民众收殓安葬。

  此次安葬的10位烈士的遗骸,源于2024年8月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寻亲”。当时,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联合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复旦大学专家团队,共同开展马迹塘战役无名烈士遗骸搜寻发掘工作。因马迹塘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需要,发掘出的烈士遗骸暂存于桃江县殡仪馆。

  护送车队沿536国道缓缓而行。沿途景象令人动容,店主静默走出店门,母亲抱着孩子静静守候。没有言语,没有喧哗,只有一道道凝望的目光,无声诉说着“英雄回家”。

  10时30分,修葺一新的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园松柏苍翠,社会各界代表近300人肃立园中。桃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登高讲述了1949年那场浴血奋战的壮烈历程。

  《思念曲》悠然响起,22名礼兵踏着每步75厘米的礼仪步幅,稳稳托起覆盖国旗的棺椁。少先队员清越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声响起,仿佛跨越时空的对话。

  阳光穿透松枝,洒在崭新的纪念碑上。老兵谢恩华献花后挺直身躯,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向战友作别。

  青山埋忠骨,热血铸丰碑。10位烈士安息在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他们的精神,正如漫山松柏,永远长青。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