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廿蓼湄育桃李 示范引领谱新篇
——写在洞口县第三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学校体育馆。

    校园风光。

    新生开学。

    本文图片均由郭英摄

  曾佰龙  孙合涛

  雪峰巍巍,蓼水泱泱;百廿学府,薪火相传。金秋时节,扎根于“湘西南明珠”高沙镇的洞口县第三中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自1905年“高沙民立学堂”肇始,历经“蓼湄中学”“湖南私立蓼湄中学”等变迁,1953年定名为洞口县第三中学。这座曾与岳云、雅礼齐驱的三湘名校,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2005年跻身“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至今已两次高质量通过省级教育督导评估,成为湘西南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百年底蕴:根植沃土,赓续文脉

  洞口三中诞生于清末维新之际,成长于烽火岁月,发展于新中国建设时期,腾飞于改革开放新时代。百廿年来,学校始终坚守“教育救国”“为国育才”的初心,秉承“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校训,践行“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就会幸福,坚持就能卓越,钻研就出奇迹”的行动纲领,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学术翘楚、商界领袖,更有无数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建设者。近年来,学校获评邵阳市“最美校园”“德育优秀学校”,多项办学成果被《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大德育”体系,推进全员、全程、全域育人。通过“校长信箱”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倾听心声,回应关切;开展“清明祭英烈”“心理健康月”“励志演讲”等主题活动,强化思政教育;依托高沙文史博物馆、高沙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厚植家国情怀;开设劳动实践、科技创新、武术特色等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荣获县级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市级武术大赛多项荣誉,2024年,学生刘自霖更荣获湖南省第九届武术大赛男子乙组大刀冠军。高考、学考持续创造佳绩,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承诺,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留守学生教育成果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省典范。

  改革创新:教研强校,特色鲜明

  面对农村高中发展困境,学校探索“文化+特色”办学路径,构建“三类课程、四维目标、五育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课程建设方面,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发书法、乒乓球、国学等校本课程,实行学分管理。

  课堂改革方面,推行“学生为中心、三环节递进、七步骤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强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研创新方面,实施“一课题引领、三平台支撑、四路径推进”的校本教研体系,持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多项省市级课题。

  区域协作方面,牵头组建“1+10区域教研联盟”,联合周边十所学校开展集体教研、同课异构、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区域整体教学水平。

  艺体特色方面,打造“文化教育为主体、艺体特长发展为两翼”的育人模式,开设舞蹈、美术、体育专业班,近三年获市级以上艺体奖项40余项。

  师资卓越:德艺双馨,引领发展

  学校现有教职工225人,其中高级教师82人,正高级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13人。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机制,培育出符辉高中生物省级名师工作室、李青香等教学竞赛冠军队伍。推行“青年教师六项基本功训练”(含高三模拟考、汇报课、高考题研习等),强化师德考核与专业发展,形成“严谨、勤奋、爱生、乐教”的优良教风。

  资源保障:硬件升级,环境育人

  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26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教师周转房119套、可容纳1200名学生的女生公寓,操场已完成提质改造。校园占地10.5万平方米,绿化率52%,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智慧教室、实验室、社团活动室一应俱全,成功创建“平安校园”“书香校园”。

  未来展望:示范引领,再铸辉煌

  站在百廿新起点,洞口三中蓄势赋能,瞄准“内涵发展、特色强化、辐射引领”三大方向,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精准对接新高考要求,完善选科走班机制,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着力扩大正高级、特级教师规模,打造一支引领湘西南教育的名师团队。积极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深化与桃源一中等名校的结对帮扶,通过管理交流、教师跟岗、学生互访,实现协同发展、整体提升。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化赋能教育现代化,全力打造湘西南农村高中高质量发展样板。

  百廿风雨,初心如磐;蓼湄弦歌,再启新程。洞口三中以“做靠谱的蓼湄人”为核心理念,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责任担当,必将为湖南基础教育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诚邀四海校友、各界贤达金秋相聚高沙,共庆华诞,共绘宏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