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高质量乡村家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周恺 盛正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确立了根本遵循。2025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重要讲话《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该文系统阐释了家庭教育在治国理政中的战略地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共同推动乡村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地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构建协同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2024年11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一是构建纵向贯通的责任体系。推动省、市、县、乡四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落地运行,由教育部门牵头规划,民政部门负责特殊群体帮扶,妇联组织开展家长培训,实现多部门协同推进。同时将家庭教育服务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专项督导评估机制,增强政策落地实效。二是完善横向联动的供给体系。依托乡镇中心校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整合辖区内学校、社区、社会组织资源,探索需求诊断、政府采购、专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的闭环运行机制,精准对接家庭实际需求。三是创新数字赋能的支撑体系。开发省级家庭教育大数据平台,整合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数据资源,建立家庭教育“数字画像”;开发“云上家长学校”,通过算法智能推送个性化资源,有效缓解乡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供给碎片化等问题。

  推进能力建设,破解育人结构性矛盾。当前乡村家庭教育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传统育儿观念与现代育人需求之间的错位。突破这一困境,关键在于构建全方位的能力提升机制。一是分层分类推进家长培训体系建设。省级层面研发标准化课程,聚焦儿童发展、心理健康等核心模块;市县层面组建“流动家庭教育学院”,通过送教下乡、开设夜间课堂等形式提升教育覆盖广度;村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家长微课堂”,推动常态化交流学习,提升家长育儿能力。二是注重文化浸润路径创新。深入挖掘本地传统家风家训的现代价值,编制家风建设指导手册,设立“家风传承馆”,通过情景剧、互动体验等形式,实现家庭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步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将家庭教育纳入治理框架,并建立文明级家庭评选制度,强化正向引导。三是针对特殊群体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教育档案,推动“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

  夯实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乡村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需着力强化三大支撑,构建长效发展机制,以突破人才短缺、技术滞后、保障薄弱等发展瓶颈。一是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推动师范院校设立家庭教育专业方向,探索“定向培养+服务乡村”的人才培养机制。组织乡村教师专项培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优化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促进优质师资下沉乡村。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推进智慧教育新基建。加快建设乡村“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在乡镇中心校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并接入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开发VR情景模拟系统,模拟亲子沟通、家庭冲突解决等典型场景,增强培训实效。应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家庭教育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的可认证、可追溯。三是强化制度支撑,完善协同化保障机制。构建多层级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家庭教育服务标准和质量规范,明确各主体职责边界与服务流程。健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加强政策衔接与资源整合。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将家庭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政府兜底+市场补充”的多元供给格局。

  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各地应积极探索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型路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教育振兴示范样本,将家庭教育与乡村振兴总体布局深度融合,进一步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持久人才支撑。

  【作者分别系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师,湖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基地研究员;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所长,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家庭教育研究”(22YBA285)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