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长沙专场活动举行。活动以“汇聚国际高端人才,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主题,生动呈现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新图景。
2024年,长沙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分别较2022年提升9位、11位;城市创新能力排名持续攀升至第9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研”值持续刷新,离不开科创人才与长沙的“双向奔赴”。专场活动现场,多位“湘智”人才代表上台发言,畅谈对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期待。
“长沙未来的竞争力取决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埃里克·韦斯托夫说,海外湘籍人才兼具国际视野、跨国资源与本土基因,能够快速融入本地科研和产业合作,大幅提升创新效率。
“长沙有雄厚的临床与科教资源,且在医药流通领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长王松灵选择将工作站建在长沙,他认为,只要将产业潜力激发出来,并持续耕耘,长沙有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长沙是适合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良田’。”奥谱天成(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鸿飞介绍,公司最初的总部在厦门,正是在“湘智兴湘”“湘商回归”等战略的感召下回到湖南。
长沙人才质量持续改善,创新研发加速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耀眼成绩背后,“领跑者”企业不可或缺。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推动中国工程装备转型升级;湖南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华中地区领先的智慧电源与智能装备研发、测试基地;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深耕高效电池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活动现场,山河智能全球研发中心等10家领军企业研发中心和10家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被授牌,旨在加快构建平台支撑、市场导向、应用牵引的区域创新生态。
现场2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进一步强化长沙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节点功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活动期间,还围绕航空航天、文化科技融合、前沿技术研享、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等领域,举办了5个专题会议,为“湘智兴湘”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