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评论员 彭鹤鸣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于厘清权责、强化约束。近期,湖南1947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并对外发布。其中,配合履职事项和上级部门收回事项占比达66%,一大批冗余的信息数据报送、创建示范、评比考核、留痕检查等事项被取消。编制清单不仅是摸清家底、明确权责,更是从制度机制上强化刚性约束,用“铁规矩”管住形式主义的任性,真正为基层降压减负、赋能增效。
根治形式主义顽疾,必须从权责不清这一根源入手。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部门习惯于“责任下放、权力上收”,“属地管理”被异化为“甩锅管理”,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不堪重负。湖南通过制定三类清单——基本履职、配合履职和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不仅清晰划定了权责边界,更从源头上切断了“责任甩锅”和“懒政怠政”的链条,让基层干事有据可依、有权可用、有界可守,实现了“清单之内依法依规、清单之外非请不入”。
有了清单,更要严格据此执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清单的生命力在于落地,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一纸空文。“铁规矩”真正成为“硬杠杠”,才能把形式主义坚决拦在基层门外。湖南在清单推行中坚持“三上三下”听取意见,并对基层干部开展系统性培训,推动清单入脑见行。但要确保“铁规矩”真正发威,还需强化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等配套机制,形成从清单制定到落实、从履职到追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彻底织密制度约束的网络,杜绝“制度空转”“刚性疲软”,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整治形式主义,最终要看基层是否真正减负、群众是否真正满意。“减负不是减责,而是提质增效。”近年来,湖南围绕基层减负持续发力,不少地区变化明显。比如,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2024年相比2023年接到的会议通知减少近一半,文件、报表数量分别下降三分之二和七成以上。随着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的落地落实,必将再次大幅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挤压形式主义生存空间,推动基层减负迈向长效化、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