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名片】
欧阳陵江,男,汉族,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他是一位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教书匠人,坚守教育一线23年,指导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0人次。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湖南省技术能手”“湖湘工匠”等荣誉,2025年被评为全国最美教师。
【故事】
他会“逼”着学生反复打磨一枚金属小方块,误差不能超过0.03毫米,错了就全部重来;他也会让害羞的孩子当组长,帮出身农村的孩子解开心结,让说话结巴的学生登上省赛舞台……
严苛与温柔,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欧阳陵江身上完美共存。23年来,他亲手培养出4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2位“全国技术能手”,7位“湖南省技术能手”。他以匠人的严谨和师者的温度,帮助一批批职校生打磨技能、过上美好生活。
在企业错一个尺寸就是废品
“连续做10个合格的正方体,尺寸误差不能超过0.03毫米,错一个,全部重来。”这不是工厂的质检要求,而是欧阳陵江给学生布置的入门课题。
“相比于考验技术,这更多的是修炼心性。”欧阳陵江说。零件虽小,工序却极烦琐,要反复装夹、校表、对刀,一步都马虎不得。连续10个正方体的制作,考验的是学生的耐心和细致。
有的孩子做到第9个出错,几乎崩溃,求老师“通融”,欧阳陵江坚决摇头:“在学校错一个尺寸,我能打99分;但在企业错一个尺寸,就是出一个废品。”有的孩子平日练习非常熟练,一上赛场就紧张,手抖得连刀具都握不稳,这样的训练则能帮其形成肌肉记忆,养成耐性、积累自信。
欧阳陵江的学生龚井波,如今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回忆起欧阳老师的课堂,他仍觉得很受启发:“欧阳老师不仅思路清晰,动作也干脆利落,我当时就决定,要沉下心来,改掉自己做事杂乱的毛病,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不仅对学生如此,欧阳陵江对自己更是近乎“执拗”。家里装修,水电走线、窗帘尺寸、风口宽度,一律亲手测量、精准安装,必须做到分毫不差,妻子张剑常笑他“把家当车间”。
这种严谨,源于他对“工匠”二字的敬畏,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耐得住”枯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最终在各种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技能真的能改变命运
“2008级的余胜,害羞胆小,我偏让他当组长,对他总比其他学生更‘凶’一些,该生后来越来越大方,还偶尔对我发脾气呢;
“2010级的陈伟,本来不被女友父母认可,我带他参加技能大赛拿了第一名,毕业进了好单位,他成功和心爱的女孩完婚;
“2013级的李鹏军,入学时有些结巴,大家都不待见他,我偏想把他教好,经常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带他参加省赛、帮他建立信心,后来他话说得越来越溜。”
……
说起自己教过的学生,欧阳陵江如数家珍。在他眼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只有还没被“点亮”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技能,真的能改变命运。”欧阳陵江说。
他带学生看《大国工匠》,学生觉得“太遥远”,他说:“那就先学我。”他把自己活成榜样,经常以参加技能竞赛的方式来督促自己,在日常教学和比赛训练中练习、积累,强化理论阐述、实践操作能力。
他还把学生培养成行业标杆。2018年,欧阳陵江在全省职业院校率先开设“多轴加工技术”课程。七年时间里培养的200多名学生,大部分成为了叶轮、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复杂零件加工行业的数控技术工程师,受到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
机械2018级的学生李翔便是其中之一。出身农村的他,一度自卑怯懦,欧阳陵江循循善诱,帮他化解心结,还帮他找来电脑,方便其钻研编程。如今,李翔已成为企业的技术能手。
“其实,跟学生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发现职校学生有非常多的闪光点:有的吃苦耐劳,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目标明确,他们可能只是自我管控能力差了一点。”欧阳陵江说,“所以我最大的职业梦想,就是有一天,让职业院校学生在社会上能获得与名牌大学学生同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