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五年“守桥人”
——记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邓志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立 通讯员 黄懿 周湘莲

  9月4日18时,洞庭湖大桥如长虹卧波,桥面车辆川流不息,这里是岳阳连接君山区和岳阳楼区的过江通道。

  身为洞庭湖大桥养护中心路产维护站站长,邓志平不敢懈怠,用左眼检查桥身的每一处设施。

  2022年1月29日,为保障春节前桥面畅通,邓志平在连续96小时融冰作业后,被一辆失控车辆追尾撞伤头部,玻璃碴刺入右眼,导致永久失明。

  邓志平心态很好,医生建议休养半年,他只用两个月就回到洞庭湖大桥。他自我调侃:“虽然吃花生米时有点夹不准,但桥面维护我可拿得很准!”

  邓志平已经陪伴这座桥25年,大桥通车首日,他成了桥上的一名清扫队长。

  他因小儿麻痹右手落下残疾,当初竞聘这个职位时遭到妻子反对:“你看看你的右手,只怕连扫帚都拿不稳,还要去扫桥,好好地把自己屋里打扫干净就不错了。”

  他却用布条把扫帚绑在手上反复练习,最终如愿上桥。

  刚上大桥的第一天,他很兴奋,四处打量,“作为岳阳人,能守护这座桥,自豪!”

  夏天,桥面温度常常超过60℃,邓志平像呵护孩子一样,认真擦拭桥梁的护栏、路灯杆,细心打扫每一处桥面。他用左手伸进直径仅10多厘米的泄水孔,一寸一寸挖掘堵塞物,清理出混杂着牲畜粪便、泥沙、杂草的脏污,一天要掏100多个泄水孔,垃圾装几麻袋,长时间蹲地作业让脚板几乎失去知觉。

  由于日常养护到位,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达到同类型的3倍以上,由当初设计使用年限5年延长到20年,为国家节约养护维修资金上百万元。

  冬天,悬空的桥面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散失热量更快,更容易结冰。天还没亮,邓志平便赶往洞庭湖大桥进行抗冰保畅。他和同事背着25公斤重的融雪剂沿护栏撒布,防止桥面结冻,迎着寒风用双闪灯为司机开道,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

  在同事眼里,他既是做事只讲原则不讲价钱的“工作狂”,也是暖心体贴的大叔,每当碰上夜里加班,他总会给大伙带份宵夜。新队员清障不熟练时,他会蹲在地上手把手教清理伸缩缝。

  2024年,邓志平获评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

  20时,晚高峰已结束。在路灯映衬下,桥身流光溢彩,邓志平和同事交接完工作后收工回家。

  洞庭湖大桥往东10公里是邓志平的家,吃完晚饭,他和爱人讨论洞庭湖大桥什么时候最美。

  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25年,还会延续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