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全方位友好体系
打造残疾人事业“岳塘样板”

  彭玲莉  彭 婷  周 丹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特殊困难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提出“湖南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的省份,湖南人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人群”。

  近年来,湘潭市岳塘区委、区政府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残疾人工作重要部署要求,将残疾人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心擘画、全力推进,重点在全面推进残疾人友好型城区建设全民行动、加强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提升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营造平等融合共享环境五个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推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全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全面推进残疾人友好型城区建设全民行动

  岳塘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残疾人友好城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下发《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走找想促“三听三问”活动 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案》,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残疾人家庭、康复机构、就业服务中心等一线调研,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岳塘这片土地上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岳塘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形成整合资源、密切配合、务求实效、打造示范的格局。区残联聚焦主责主业,全力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该区成功建设省级残疾预防联系区、省级“辅助器具进校园”示范区。区委组织部建立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制度建设为保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困难残疾人帮扶机制。区委宣传部将扶残助残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讲好“岳塘区残疾人”故事。民政局积极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试点,推动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卫健局做实做优残疾人“家门口”康复服务,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康复医师签约上门服务。人社局打造“家门口”的零工驿站,为残疾人等群体灵活就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区教育局成功建设省融合教育试验区,适龄残疾学子“送教上门”比例控制在6%以下。

  为凝聚社会合力,岳塘区依托已建成的4家省级社区多功能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站、7家市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站,率先在社区建立专业康复服务机构延伸服务站,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康复知识讲座、义诊服务和“一对一”康复服务,打通康复服务“最后一米”。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捐赠物资、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类助残服务项目,擦亮“友好岳塘”品牌。

  在讲好故事、传承湖湘文化精神方面,岳塘区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等主题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扶残助残意识。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和各康复托养机构,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10场,深入残疾人家庭送学、送读2013次。区残联还成立了“自强模范”和“讲好身边残疾人故事”宣讲队,同时运用文字、视频等形式,积极讲好“岳塘故事”,让友好友善文化在岳塘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照看一人,拖累一家”,这曾是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为缓解这一困境,岳塘区全力担当、主动作为,筑牢全区残疾人幸福根基。

  岳塘区积极探索创新托养服务,构建以居家为主、机构为辅的一、二级困难残疾人“悦医悦养”模式,全方位加大对残疾人的关爱和保障力度。依托湘潭瑞康医院的成熟经验,该区高标准建设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中心,设置30个床位,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服务。在这里,残疾人享受到生活照料护理、保健康复、定期体检等个性化服务,目前已有15人入住。

  在创新照护模式方面,岳塘区率先推行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分散照护四方协议模式,由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照护人四方共同签订。该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疾病治疗、居住环境等多方面保障。该区还出台《困难重度残疾人分散集中照护补贴方案》,在残疾人“两补”基础上,再发放照护补贴。截至目前,发放邻里和直系照护补贴87人次。

  为强化保险兜底,近3年,岳塘区残联为持证残疾人购买团体意外险,累计投入101.3万元,意外险理赔超2万人次,累计理赔57.1万元。同时,为困难重度残疾人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支出126.8万元。

  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途径。岳塘区通过多种方式,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搭建广阔平台。

  依托企业资源安置促就业。岳塘区依托湘钢瑞兴、辖区内市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探索“订单式组织+菜单式培训+定向式就业”模式,实现供需双方就业培训无缝对接,助力青壮年残疾人、残疾大学生、残疾妇女成功就业。目前,湘钢瑞兴、臻和亦康、发宇环保共安置162名残疾人就业。

  靶向施策帮扶创业。岳塘区建立创业扶持结对帮扶机制,上门了解创业扶持对象创业需求,聘请专家对其创业前、中、后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前景规划、金融信贷、场地技术、市场拓展等“肠梗阻”。据悉,该工作在区纪委“正作风、提精神、鼓士气”行动中,获评典型案例。

  精准兜底保障就业。近3年,岳塘区精准兜底帮扶一户多残家庭残疾人,让他们就近在村(社区)从事保洁、保绿、保安及维护公共设施等公益性岗位工作,共安排41人次,安排农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132人次。培育区级残疾人就业基地3个,累计安排就业108人次,全区按比例就业达426人次。

  突出示范引领就业。岳塘区定期举办2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岗位精英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获省残联直播带货、插花和无人机技能竞赛一等奖,为残疾人就业树立了榜样。

  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婚前体检、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到疾病致残管理,再到康复保障体系建设,岳塘区坚持“三级预防”,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工作体系,先天、疾病、伤害等致残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康复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基本确立。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残疾预防的重要环节。岳塘区扎实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动,引导2400对夫妇接受婚检。完成13例免费耳聋遗传筛查和461例0至3岁高危儿童免费眼底筛查。在宣传方面,岳塘区近3年在居民小区、村社办公场所建立117个宣传栏,按季度更新残疾预防康复知识和惠残政策,为56例青少年儿童提供心理关怀服务。

  岳塘区还扎实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0至17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实现康复救助全覆盖,做到应救尽救。该区为随班就读和在湘潭市特殊学校就读的辖区内残疾学生适配随身定位器、功能扶椅和助视器等22类辅助器具,该做法获全省推广。

  残疾儿童有教育与康复双重需求,需综合考虑医学、教育、康复等多方面因素。为此,岳塘区全面推行“特教学校+康复医疗机构”“特教老师+康复医生”“特教课程+康复训练课程”的“三融合”教医康模式和普特融合模式,通过多康复干预,让智力障碍儿童能快速掌握各类学习、生活技能及必要社交能力,为其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该区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累计147人次,7至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累计369人次。

  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岳塘区在残疾人社区康复之家建设基础上,构建“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服务站-残疾人家庭”三位一体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累计建立康复服务台账8105人,其中1360人享受健康服务包,65人享受职业康复和为期28天的康复训练。

  此外,岳塘区还全力做好全区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为居家残疾人免费提供握力器、握力球和紧急呼救器等居家康复器材,将康复和特殊护理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精准适配助听器和假肢,为残疾朋友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

  残疾人平等融合共享的环境更为浓厚

  为倡导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岳塘区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多级联动,为残疾人送去关怀和温暖。

  爱心帮扶,助残行动走深走实。岳塘区三级残疾人工作者联动,动员助残社会机构、爱心人士广泛参与,通过入户走访、沟通交流、传递惠残政策、送关爱服务等,开展结对帮扶,整合资源力量,延伸帮扶触角。该区组建扶残助残团队5个,开展志愿助残服务2360人次;开展春节慰问1332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72.5万元;68个区直部门和单位结对帮扶336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万元。

  文体赋能,丰富精神文化供给。岳塘区积极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近3年建设区盲人阅览室、区残疾人茶艺培训室和宣教室,同时吸纳32名残疾歌唱骨干,组建“飞扬”合唱团,深入社区、敬老院表演。同时,组织残疾人走出家门,参观党性教育基地,党史馆和“两型”示范基地,累计参加人员2.5万人次;选拔培育竞技体育骨干10人,2人在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摘得羽毛球、铅球金牌。

  示范引领,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岳塘区充分发挥残联“纽带”作用,结合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节点,开展扶残助残政策宣传、上门办证、康复服务、走访慰问等活动。区残联是湘潭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单位,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每年给该区残疾人、残疾儿童、残疾人工作者提供价值4万元的心理服务。

  多方协调,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区城镇新(改、扩)建道路、绿地广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老旧小区改造等建设工程,均按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近3年,岳塘新闻网、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无障碍率达100%,区属医疗卫生机构无障碍设施率和无障碍服务率达90%,区属学校无障碍率和无障碍服务率达90%,市级移交的背街小巷无障碍建设完成率达100%。有需求的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达100%,有需求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率达100%。

  与此同时,岳塘区成立以残疾人为主体的20人无障碍环境体验督导队,开展集中体验督导6次,分散体验督导373人次,提交问题线索242个,发放整改函8份。该区将侵占无障碍设施行为纳入公益诉讼1次,建设残疾人友好学校、医院、无障碍政务服务大厅各1个,残疾人友好村(社区)4个。

  接下来,岳塘区将锚定创建“双最”城区目标,持续深化残疾人友好城市建设,在全区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好“春天的事业”崭新篇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