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追逐流量到创造价值
——湖南文旅观察之二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文旅业是一个需要热闹人气、追逐流量的产业。此话不虚,“人流如织”“欢歌笑语”几乎可以视为文旅业兴旺的表征。2022年,张家界举办了首届湖南旅发大会。大会以超乎寻常的“起手式”亮相——超规格: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书面贺词,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莅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现场超热度——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倾情参与,盛大的专场晚会由何炅等本土超高人气明星主持。这次大会盛况,通过湖南卫视等各条途径向海内外传播,“国际张”的“山水、美味、多情”得以全面展现。

  张家界立标打样后,全省联动。各地争办“旅发大会”,文旅部门甚至党委、政府负责人亲自上阵,变身为“形象大使”,推介本土山水人文;自媒体“网红”纷纷出动,“打卡地”不断涌现。各地为筹备旅发大会“秣马厉兵”,旅发大会后又“乘胜追击”,赢得了超常人气和巨大流量。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我省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次3.16亿、同比增长2.99%,在疫情尚处于尾声的背景下,与全国旅游总人次同比下降22.1%相比,这是令人刮目相看的逆势增长。

  客观而言,人气和流量只是文旅业的表象。真正能让地方文旅走得远的,是将一方水土的生态特质、文化故事、民族风情等表现得更加充分,使其项目和土地更有价值,让外来游客更有获得感。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这是文旅价值的生动写照。2024年,岳阳市承办了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在旅发大会的“催化”下,该市中心城区12条主干道、1110个老旧小区全面提质,37处景观照明提质改造、点亮巴陵夜空,70多个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投入使用……岳阳由此焕然一新,文旅项目吸引力大增。不少外地游客变一日游为深度游,市里的洞庭渔歌小镇去年迎来游客1200万人次,拉动消费24亿元。

  让老百姓增加收益、让土地和项目增值、让游客有更好的获得感,是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所在。这几年,湖南大力发展文旅业,其触角所及,绝不止于城市。大批乡村因为发展文旅业,挣脱了传统农业的桎梏,原来被漠视的农田成了“香饽饽”。比如浏阳市秧田村因发展农业休闲项目,100多亩农田蝶变为研学基地,当地农户收益颇丰。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已成为双峰县锁石镇的文化品牌。去年油菜花节期间,全镇共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效益突破1亿元。当地干部说:办油菜花节,政府是贴钱的;我们追求的是让当地群众受益、土地的价值被认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