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近期,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季,一些“家长群诈骗”事件频发。据媒体披露,不久前,山东淄博一班级群内,骗子冒充班主任收取“资料费”,导致多名家长上当;北京某中学新生群内,骗子通过扫描入学手册上的二维码入群,之后数名家长被骗。
这些混入家长群的骗子,骗术花样繁多,令人防不胜防。有的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伺机行骗;有的进群后将群昵称和头像设置为和老师一样,然后在课间、午休等时间段在群里发布消息,以收取学杂费、教材费、资料费等名义诱骗家长在线转账。
事实上,骗子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群收款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许多家长见校方工作人员发布通知,通常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而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难以及时发现。等真的校方人员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骗子往往直接退群走人。
鉴于此,广大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对于“校方人员”发来的信息,应多方验证核实后再进行操作。这些骗子的手法虽然经过精心设计,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露出破绽。为了防止骗子浑水摸鱼,老师们应该对本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一一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者尽快清除出群。学生和家长须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到不轻信、不随意转账、不轻易拉人入群。一旦发现涉嫌诈骗,要记得保存相关凭证,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