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半年吸引海内外7600余人参赛,收到作品9000余篇——
用青少年视角讲好郴州故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我愿做一名小导游,带您看遍林中之城的绿叶与清风。”8月26日,“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半年分享会在郴州举行,该市涌泉小学学生周俞希,用稚嫩的嗓音分享作品《来自“林中之城”的邀请函》。

  由郴州市委宣传部指导的“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自2月份启动以来,赛事已吸引海内外7600余人参赛,收到作品9000余篇,全网流量突破4亿次。

  分享会现场,多位获奖作者依次登台。湘南学院学生武正源,用“每道山脊都是大地叩问苍穹的印记”展现哲思;郴州市六中学生雷惠雅,以《濂溪遗韵满郴州》溯源文化根脉;郴州市一中学生黄之乐,在《“郴”州印象》中勾勒山水画卷……一个个鲜活故事,从不同侧面描绘了郴州文化的全景图。

  名家点评环节,文学大咖们以专业视角为创作指明方向。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王跃文寄语青少年创作者:“在这支获奖队伍中,也许今后会诞生了不起的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宗玉,则建议年轻的创作者们,从模仿共鸣作家入手,逐步形成个性表达。

  特别设置的创作者异地视频连线中,在韩国求学的郴州籍学子动情说道:“想让泡菜味的风里飘起东江鱼的香。”家长代表冯泽宇感慨,大赛让孩子体验到“被看见的甜”,如今孩子主动追问家乡故事,不再为作文字数发愁。

  颁奖仪式上,主办方为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并现场展示和认购《只此郴州少年心——优秀作品集(2025上册)》,推动文学成果从纸面走向社会。多家景区、学校代表举牌认购,以行动支持青少年创作,助力郴州文化“活态传播”。

  该文学大赛将持续至2026年初。大赛将继续汇聚海内外青少年的文字力量,书写郴州故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