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同连续7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将军故里书写军民鱼水情深新篇章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通讯员 何乐川 李盼 张镭

  在怀化市会同县地灵乡桥冲村,村口有座凉亭,家住4组的76岁村民吴宗治常散步至此,纳凉小憩。“县人武部定点帮扶咱们村后,日子越过越舒坦,幸福感噌噌往上涨!” 吴爹爹的话语里,满是感恩。这些年,县人武部出资修建凉亭、拓宽村道,还解决了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等诸多问题,桩桩件件实事,暖了村民的心窝。

  军爱民、民拥军,浓厚的双拥氛围深深根植于这片红色热土。会同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也是革命老区、驻军大县,连续7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会同正在书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新篇章。

  军民团结之花绽放红色沃土

  在会同的18个乡镇,你都能看到“一部一站”服务点醒目的标识。它是武装工作的“坚强堡垒”,也是退役军人的“温暖娘家”。

  2023年以来,会同积极推进乡镇基层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深度融合的“一部一站”建设。“‘一部一站’的核心是为人民子弟兵提供从应征入伍到退伍转业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如同一条情感纽带,显著提升了基层武装工作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双重效益。

  坪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兼武装专干梁春林,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知心大哥”。他曾在武警某部队服役,如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誓言——不仅耐心接待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来信来访,更牵头组建了一个拥有30多名志愿者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定期为村民义务理发、清洁环境。

  在会同,军民团结的绚丽之花处处盛放。

  驻会部队视驻地为故乡,将百姓当亲人,他们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装备优势,积极支援地方新能源、交通、水利、城建、农林开发等项目建设。

  县委、县政府则出台了一系列拥军新政: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奖励金翻倍,退役安置时“顶配选岗”;驻军子女择校无忧,现役军人就医免挂号、停车免缴费;实施“家门口创业工程”,优化退役军人创业服务,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

  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早已融入会同的每一寸土地,成为这片红色沃土上动人的风景。

  将军故里红色精神光芒永续

  8月10日,恰逢粟裕同志诞辰118周年,4名会同籍军校新生满怀崇敬,走进粟裕同志纪念馆,了解粟裕生平、缅怀革命先烈。

  成为一名军人是朱昱喆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夏天,他如愿收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站在粟裕大将铜像前,他心潮澎湃:“我将把粟裕大将的高尚品格与英雄风范融入血脉,带到军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成为一名好战士!”

  粟裕同志纪念馆副馆长刘春丽介绍,在会同,每一位军校新生、每一位入伍新兵都会来参观纪念馆,通过缅怀英烈、聆听讲座、现场感悟等形式,强化使命担当。

  这份红色教育事业的背后,是两代人的坚守。

  刘春丽的父亲刘圣聪是纪念馆的老馆长。2014年,怀着建设家乡红色教育基地的赤诚之心,她毅然放弃北京互联网企业的高薪工作,回到会同,从父亲手中接过国防教育的担子。

  在刘春丽和团队的努力下,纪念馆通过广泛征集文物、深度挖掘史料、深化馆校合作,不断创新国防教育的内涵与形式:精心策划推出“人民至上——粟裕与淮海战役专题展”等主题临展15个,深入发掘“一张珍贵的党员登记表”等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16个,携手驻会部队倾力打造大型舞台剧《战神粟裕》,创新开展系列“大思政课”研学活动……

  此外,会同已连续5年面向全县山区留守儿童举办军事夏令营,由民兵担任教官,县消防大队、蓝天救援队、粟裕同志纪念馆等多方力量参与教学。

  会同全面深入的双拥文化建设已结硕果,近年来,全县报名参军入伍的青年人数连年攀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