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的供销,山村的依靠
——平江县推进“流动供销”惠民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杜立 见习记者 张颖琳

  平江县供销合作联社以流动供销推动资源要素流向乡村,着力构建“山货出山”与“服务进村”的双向畅通格局。该社推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铺设产销对接“最初一公里”,让土特产走出大山

  8月19日9时,加义镇供销社乡镇天地为农服务站,村民喻六英停好摩托车,喊道:“新华姐!这是刚摘的本地红辣椒,您瞅瞅,帮我卖个好价钱。”

  喻六英告诉记者:“我们村好多土特产都放在这里寄卖。去年,我在这寄卖干豆角、荞麦面,挣了2000多元。”

  服务站内,黄精、杜仲、绞股蓝等20多种中药材,干豆角、绿豆、火焙鱼等40多种土货,平江法饼、平江酱干、油豆腐等20多种特色农产品摆满货架。“这些农民自产的山货,我们都可以溯源,标签上写明出产农户名字。”服务站管理员“新华姐”徐新华说。

  2021年,服务站由加义镇供销社与乡镇天地数字乡村平台联合成立。3年来,他们通过5个乡镇70多个村的管理员,上门收购村民的土特产,在服务站定点寄卖,或在“乡镇天地”网络平台上架销售。目前,服务站总交易额170余万元,带动800余农户户均增收近千元。

  “手机就是移动供销社。”徐新华回忆起帮助农户卖猪的故事。

  福寿山镇九安村的赖桂林老人家中两头土猪养到250多公斤,因地处深山无人问津。徐新华得知后,线上“众筹”。8月6日,“新华姐”与屠夫一起翻山越岭上门宰杀、分割、配送,忙活好几天,把1.2万元猪肉款装进老人的腰包。

  在安定桥农贸超市和长寿人超市,本地农户种植的水果蔬菜,摆在超市的果蔬生鲜区,往来顾客络绎不绝。

  这两家超市,一家是安定镇供销社合作经营,一家是供销社盘活资产,引入社会资本以建代租经营的超市。它们既满足农村优质日用品需求,也成了当地农民“流动”的货架。

  镇上果农刘师傅今年黄桃丰收,销路却成了问题,黄桃价格一路跌至每公斤4元。“我算了一下账,这个价钱还不够肥料钱。”刘师傅说。

  当地供销社得知后,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把黄桃收储在超市冷库保鲜再销售,3天内助销2000公斤。

  平江县供销合作联社牵头成立平江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供销网播平台”打造直播带货联盟,组织57家供应商近300款产品入驻“832平台”,年均线上销售额255万元。市场内的乡村振兴馆整合226种农副产品,通过“832平台”“湖南省电子卖场乡村振兴馆”等线上渠道年销售超4000万元。

  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资农技服务到家

  农忙时节,平江县供销农资超市的“农资配送服务车”伴着曙光出发,驶向农户家里。

  精准投放的农用物资,价格比市场低8%,只需一个电话,就能直达田边。

  “今年4月,我们崔家新屋组4户村民,急着要化肥,供销社用小汽车专程送过来。服务好,价格也公道。”南江镇百合村村民崔深根卸下6包化肥的那一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南江镇供销社副主任何哲军介绍,百合村与湖北咸宁交界,距离集镇有20多公里。为了让农资到户,镇供销社向村民公布服务电话,集中收单后组织送货上门。“哪怕当天没有车,我们也会想办法用班车给农户带过去。”何哲军说。

  农资送货上门,农技送到田间。

  奇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万春说,过去种田凭经验,效益低,如今,供销社在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种地有保障。“在他们的帮助下,合作社壮大发展,还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加入绿色水稻种植,户均增收3000元。”张万春说。

  平江县供销合作联社配置26辆“农资农技服务直通车”,年均配送农资1.5万吨,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农技人员随车提供产前测土配方、产中飞防作业、产后加工场地保障。“流动供销车”送来的,是实打实的效益和奔向富裕的底气。

  绿色服务同样“流动”在山间。

  平江县供益美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县供销系统下属企业,专注于城乡环境服务,针对偏远山村、人口分散区域废品回收难问题,推出定时定点、预约上门服务的“绿色流动回收车”。车辆统一标识、统一计量、统一价格、统一着装,配备标准计量器具。回收员兼任宣传员,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我们上门收,还教大家分类,用现金结算和积分兑换日用品两种方式奖励,大家积极性可高了。”项目负责人刘健松介绍。这套便捷的“互联网+回收”模式,已覆盖12个乡镇51个村,年处理垃圾4000余吨,不仅美了家园,更在村民心中播下绿色文明的种子。

  快递便民服务“一站式”,让村民同享城里人便利

  物流配送体系是乡村消费市场的一块短板。平江县供销合作联社着力补齐短板,让村民寄取快递享受城里人同款便利。

  占地120亩的中国供销·平江集采集配中心投入使用,在南江镇、梅仙镇设立快件集散中心,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

  在南江供销社快件集散中心,家住桥西村的王大爷骑着电动车取快递。“过去,镇上有5家快递公司,特别分散,最远的两家快递之间有4公里,取件跑了东家跑西家,十分不便。现在一趟取走所有快递,好方便。”王大爷说。

  去年,南江供销社充分利用社有资产,联合社会资本,打造平江县供销系统内第一个车间式自动化快件集散中心。该站整合中通、圆通等5家快递,投放智能快递柜13组5000个柜,支持24小时自助取件,高峰期日均处理1.5万件快递。

  梅仙镇供销惠农服务中心,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站承载着该镇80%的快递收发与投寄业务。

  从县城来的快递到集镇,通过团山、哲辽、下白等5个村级配送点配送,村民和城里人一样,都能在家门口“一站式”收发快递。

  据介绍,平江县供销合作联社将延伸服务末梢,通过试点多功能“平江供销致富车”整合客货邮、电商、金融等服务,与乡(镇)村两级高效联动,针对群众多样化需求,探索可持续运营的“智能网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