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新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新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教育家精神筑牢职教高质量发展根基

  曹钰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须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赋能,打造德技双馨、校企融通的“工匠之师”,筑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制造强国建设、技能中国行动提供人才支撑。

  以教育家精神校准职教教师发展坐标。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职业教育教师当以此为范,争当“工匠之师”,夯实职教根基。

  职业教育教师要坚守理想信念,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作为终身使命,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用技能报国诠释“心有大我”。职教院校应健全师德师风机制,将“德技并修”贯穿于教师培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创新的全过程,使其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要提升育人智慧,推广项目式、情境式、工作过程导向式教学,开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新型活页教材,形成“学生画像—精准施教—增值评价”的教学闭环。职业教育教师要秉持躬耕态度,实施“五个一”专业进阶计划:每年下沉企业1个月、完成1个技术攻关、带回1个教学案例、开发1门微课程、转化1项成果。职业教育教师要厚植仁爱之心,建立“学业导师+技能导师+成长导师”三元协同育人机制,把教室、实训室、寝室“三室”打造成有温度的育人场域。职业教育教师要树立弘道追求,依托鲁班工坊、丝路学院,开发国际化培训包,让“中国标准、中国工艺”伴随职教方案走向世界。

  构建教育家精神引领的职教教师成长新范式。以教育家精神为内核,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德技双修的职教追求,把育人智慧注入校企协同的场景塑造,用躬耕态度助力素养提升。

  师德铸魂——让教育家精神“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通过职业院校师资培训项目,专门设立“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双主题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打造“工匠师魂”沉浸式体验基地。将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史馆等校内优质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一条完整的现场教学路线图。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将精神内涵内化为行为自觉,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匠心育匠——构建“产教融合—课堂革命”长效机制。发布《产业技术动态白皮书》,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确保教师能够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堂教学;组织专业团队定期深入企业调研,收集产业一线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动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白皮书;优化职称评审与绩效考核机制,在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中单列“教学创新”指标,重点考察项目式、混合式、数字化教学实效。

  共生发展——推动“校企协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制度固化校企“双主体”责任,从“共建”走向“共管、共评、共享”,真正把企业资源变成教师能力跃升的“充电桩”,把教师智慧变成企业技术迭代的“加速器”;将教师企业实践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实践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确保教师能够深度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建立企业实践导师制度,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担任导师,指导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学习和研究,确保实践效果。实践结束后,教师需提交实践报告和成果总结,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并折抵继续教育学时。

  教育家精神是职教教师专业成长的“根”与“魂”。以精神之炬点亮信仰,以问题之靶校准航向,以改革之刃破解顽疾,必将催生一支“政治素质硬、产业视野宽、技术技能强、育人水平高”的新时代职教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