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新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新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开发

  聂菁

  得天独厚的湖湘革命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资源。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之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湖南高校应在教育改革当中,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做革命文化的诠释者、传承者、发扬者,彰显革命文化激励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价值作用。

  教师是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开发的主力军。数字化浪潮背景下,一些教师知识能力更新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前沿技术迭代的速度。数字技术发展的状况与革命文化教育的要求,均需要高校重视并加强教师数字化教学开发能力水平的培育。要安排专题培训。高校可以由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牵头,联合省域范围内革命文化场所、场馆等资源,整合校内数字校园建设资源,组织思政课专职教师、专业课专任教师等人员,持续性开展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开发的专题培训。要开展专项研究。高校可以在校级科研、教改等课题管理方面,单独以革命文化、数字教学等为主题,面向教师设立校级专项课题,提高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各级各类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要组织专门赛事。以赛促研,以赛促教,是各级各类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高校可以在教师能力比赛中,设置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专项赛事,并以赛促建、推动打造精品课程。

  教材是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开发的载体。《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均要求教材编写应有机融入革命传统。以数字化教学开发为契机,推动湖湘革命文化融入相关教材当中,是湖南高校教材编写的责任与使命。绘制湖湘革命文化谱系图。高校及相关教师要积极参与湖南党史陈列馆等专业机构的湖湘革命文化整理活动。以时间为纵轴,以事件为横轴,以人物为对象,借助数字化检索等技术,形成准确、完整、清晰的湖湘革命文化谱系图,为相关内容融入有关课程做好素材准备。有效编制内容耦合关系映射网。以湖湘革命文化谱系图为基础,高校相关领域教师可以对照自身讲授课程的章节目录,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准确有效建立湖湘革命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为革命文化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数字化衔接转换提供依据。有效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数字化。高校相关领域教师应在纸质教材编写、精品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高度关注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依据掌握的谱系图、形成的映射网,采用一次数字化、多轮次使用的方式,将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内容,有效嵌入教材、课程、资源库当中。

  教法是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开发的增效剂。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数字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师、教材的变革。鉴于教学环境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传统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更应该得到有效改善,以进一步释放湖湘革命文化数字化教学的功能价值,增强教师育人实效,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应用情境教学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数字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如今,不少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纷纷设置虚拟仿真实训室。我省在湖湘革命文化虚拟化呈现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相关课程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营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提倡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可以围绕湖湘革命文化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数字搜索技术深入学习,再以课堂答疑等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推广游戏教学法。叠加应用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开发出具有教育价值、反映湖南革命文化的相关手机游戏,运用新兴手段,寓教于乐,以润物无声方式提升教学时效。

  【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基于‘三教’改革的湖湘革命文化与高职思政课耦合路径研究”(XSP25YBC509)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