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铁路一线的技术骨干,而今成为职教先锋,创新开发出的数字教材受到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他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学院副院长汪科。
“职业教育是播种,也是点火,而数字教材正是这把火炬,照亮了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汪科凭借其深厚的行业背景与教育创新理念,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重点领域数字教材建设的标杆人物。
2011年,这位曾在广州铁路局株洲机务段深耕十年的技术骨干,带着铁路人的严谨与热忱,站上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尺讲台。2023年,随着教育部推进职业教育重点领域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工作,汪科迎来了新的挑战——牵头《轨道交通车辆整车调试技术》数字教材的开发。
汪科带领团队破解了教材建设中的两大难题:企业资料的高度保密性与真实作业场景难以复现。通过引入中国中车等企业专家深度参与教材开发,确保教材内容与行业需求精准契合。
该教材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基础认知—系统调试—整车联调—故障诊断”的递进式学习路径,创新性地融入了虚拟仿真、交互式3D模型等数字化元素,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维度视角深入理解复杂的车辆调试流程。
2024年12月,在郑州召开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点领域课程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汪科作为领域代表分享了数字教材建设经验,得到中国教科院、高等教育出版社专家以及与会院校的一致好评。教育部教材局调研组对这本教材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不仅为数字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思想养料”。
汪科在数字教材开发中秉持“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真实工作场景融入教学过程。其主导开发的数字教材创新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企业生产一线的典型工作场景,转化为交互式学习模块。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标准化操作训练,通过反复演练掌握核心技能要点,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材设计中,汪科特别强调职业素养的培养。他精心设计一系列安全规范操作案例,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体验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强化“标准作业、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教材还设置了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等主题专栏,帮助学生建立“个人技能—行业发展—国家战略”的认知链条。
作为数字教材建设的先行者,汪科表示,未来的职教教材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动态更新”,通过云端平台实现内容的持续迭代,保持与行业技术发展的同步;二是“虚实融合”,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技术将更深度地融入学习过程;三是“数据驱动”,通过学习行为分析,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教育部教材局调研组的座谈会上,汪科提出一系列前瞻性建议:建立校企协同的数字教材开发长效机制,构建行业企业参与教材建设的政策激励体系,开发适应不同学习场景的轻量化教材应用终端等。这些建议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面向未来,汪科团队正着手开发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新一代教材,将实现车辆调试全流程的沉浸式体验。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