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湖新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乡残疾人谢文强通过辅助就业岗位重拾人生信心
他在轮椅上“系”起一个家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曼斯 通讯员 喻志红

  8月14日,宁乡市清泉阳光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车间一角,谢文强正坐在轮椅上工作。

  只见他熟练地将一个空鞋面按压在左腿膝盖上,双手各拈起一根鞋带,快速来回穿引。不到半分钟,鞋面已穿系出整齐有序的网格。

  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是谢文强重获新生的支点。

  穿一双鞋,能赚0.3元左右,谢文强每天最多能穿到300双鞋。正是靠着这千万次穿引累积的微薄收入,他独自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庭,顽强地将两个儿子抚养成才。

  两次飞来横祸,家如风中残烛

  2016年8月,一次建筑工地的高空意外坠落,让正值壮年的谢文强腰椎严重受损,被判定为一级伤残。

  半年时间里,谢文强花费了70多万元进行治疗。因赔款迟迟没有到位,一家人只能变卖家产。猪栏空了、家电没了,全家靠着谢文强的妻子在外做月嫂勉强度日。

  祸不单行。2018年,一辆失控的汽车将妻子撞倒,致其当场去世。

  彼时,大儿子刚刚考入大学,小儿子还在读小学。妻子去世的悲痛、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医药费如大山一般压在了谢文强身上。

  不得已,谢文强靠着低保和家人的接济,勉强维系住摇摇欲坠的家庭。

  一根鞋带,穿起生命新篇章

  绝望之际,谢文强了解到宁乡有不少残疾人辅助就业岗位,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在宁乡市清泉阳光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负责人罗永生建议下,谢文强开始学习穿鞋带的手工活。

  比起在工地扛泥砌砖,这根小小的鞋带似乎更加难以驯服。

  “一开始想着穿鞋带很简单,懒得按说明书一步步来,结果总是要返工。”在辅助就业员耐心指导下,谢文强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一点点学。

  从一天完成几十双,到稳定完成两三百双,谢文强成了就业车间里的模范员工。

  为了能有更多收益,谢文强把小儿子托付给母亲,自己住进了托养服务中心。在这里,他陆续学会了手工串珠、丝网花、组装包装箱等手艺,一个月能赚1500多元。

  “这里不仅能工作赚钱,还不时组织一些活动,生活很充实。”谢文强打开手机相册,展示自己不久前在文艺汇演中的表演片段。

  谢文强告诉记者,大儿子工作数年,收入稳定;小儿子成绩不错,今年在学校评上了五星少年。

  “大儿子告诉我,现在轮到他来撑起这个家,一定会把弟弟供出来,让全家过上好日子。”谢文强露出难得的笑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