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通过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双向发力,进一步激发群众“生”的意愿,解决群众“育”的难题,减轻群众“养”的负担,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筑牢根基。
舍得“真金白银”,让群众生育养育安心贴心。蓝山县委、县政府出台《蓝山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积极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将生育补贴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并有序发放到位。县卫健部门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普惠性托位300个,普惠性托位建设完成率142%,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200万元,有序推进县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医保部门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将8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保障女职工权益,蓝山频出实招。县人社部门严格落实依法生育女方婚假、产假、哺乳假、男方护理假、育儿假等制度。联合县总工会为生育再就业女性提供就业服务帮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累计培训育婴师、电子商务、美容师、人工技能训练师等176人。鼓励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推动企业工会用人单位开设“职工子女托管班”。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幼有所育。县教育部门制定出台《蓝山县2024—2035年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方案》,科学应对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全县组建5个教育集团,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将城区富余学位优先供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微机派位学校实施双胞胎捆绑摇号。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77%。
确保儿童健康安全,促进儿童发展。今年以来,县民政部门开展“牵手行动”资助困难学生27人,探访困境儿童3552人次,全县孤儿、实施无人抚养儿童补贴标准提高至1200元/月。县市监部门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监管执法,确保儿童用药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依法对营利性托育机构进行注册登记,加强经营资质和食品安全监管。
“生育友好”体现在细节里。县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确保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县住建部门出台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目前共受理购房财政奖补申请140户,其中二孩42户,三孩18户。县自然资源部门将公办普惠托育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规划等相关规划,落实土地方面支持政策。县农村农业部门在一些涉农项目中对计划生育家庭、有育儿需求的家庭给予倾斜,并指导农村将新型婚育文化纳入村规民约。
县委宣传部联合县妇联、卫健、团县委、总工会、计生协会、民政等部门深入开展“向阳花”行动及“科学育儿孕育新生”“魅力绽放·共赴春日健康之约”“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等系列公益活动,助力家庭科学育儿和社会关爱帮扶,大力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责任共担、破除高价彩礼的新时代婚育文化,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全链条支持,激发青年婚育新活力,今年1至7月份,蓝山婚姻登记办理结婚861对。
(邓瑞宏 颜超莉 严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