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张乐涵 吴婷
8月5日上午,烈日下,湖南宁乡市花明楼镇杨林桥村的西瓜棚里,抖音号名为“宁乡建伢子”的自媒体博主罗建华汗透衣背,却仍对着镜头用乡音热情吆喝:“家人们快看这个西瓜的横截面,沙瓤透亮,甜度爆表!欢迎大家支持,下单购买!”当天,看着1.6万斤滞销西瓜被抢购一空,瓜农眼眶湿润。
这个拥有36.8万粉丝的“网络达人”,同时也是宁乡市政协委员、“宁乡好人”和“爱心大使”。
直播助农
滞销农产品变“爆款”
“大家好,我是宁乡建伢子!”视频里的罗建华总是声音洪亮,与乡亲们的交谈亲切又幽默。
在成为自媒体博主前,他干过修路、砌墙、洗车、开车,摸爬滚打多年。
2019年,命运给了罗建华双重打击——苦心经营的“花猪印象”5家分店亏损120万元,母亲又确诊癌症。那段时间,他几乎绝望。
2021年,罗建华关掉所有门店,回到老家宁乡,决心全职做短视频。他跑遍家乡的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山水风光和优质农产品。
命运的转折点来自灶台边的一次随手拍摄。一条家常啤酒鸭的视频意外爆火,播放量突破252万次,粉丝一夜暴涨3.5万。手机提示音响到深夜,夫妻俩激动得睡不着觉。第二天,他们趁热打铁,又拍了一条白辣椒煮鱼的视频,再次涨粉上万。
真正点燃罗建华助农热情的,是一场紧急求助。
2024年6月,宁乡市黄材镇沩滨村一名果农的丈夫意外去世,16亩黄桃眼看就要烂在地里,果农含泪恳求:“建伢子,这是我们最后一搏!”罗建华立刻带着团队拍摄《黄桃的诺言》,短短几天,滞销黄桃全部卖光。
此后,他的镜头成了乡亲们的“新农具”——
宁乡市横市镇一位七旬老人守着1590斤滞销的红薯淀粉愁眉不展,他一场“视频+直播”半小时售罄,14310元货款撑起老人全年生计;
黄材镇一位患病养殖户面对900余只洋鸭寝食难安,他用一条视频带动销售,帮对方创收近20万元,还收到一面感谢锦旗;
黄材镇横村的脱贫监测户蜂农夫妻蜂蜜滞销,罗建华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在蜂农家里开启直播,最终帮他们卖出价值11万元的蜂蜜……
心系振兴
乡土长出新希望
被宁乡市委网信办聘为“宁飨好物推荐官”后,罗建华探索出“新媒体+文旅+农产品”模式,让沩山毛尖、土鸡蛋等农产品与茶乡禅意一起“出圈”。
“能帮农民卖出手工农产品,帮他们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感觉特别自豪。”罗建华说。近年来,他的团队助农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单场直播最高带动销量超20万元。
在账号8月10日发布的一条视频中,爱心人士和企业在罗建华的宣传下,为家住宁乡市灰汤镇花果山村的困难学子灿灿家装修并送来家具,让灿灿家焕然一新,为她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近年来,罗建华发起成立的“积善之家”爱心团队,在全国网友和众多湖南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资助70多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他们送去学费、粮油和书包。
在账号专栏《100位平凡宁乡人》中,抗美援朝老兵、扎根乡土30载的乡村医生、10年对继子女视如己出的坚强后妈都成为主角。“家乡有很多善良友爱的人和事,值得被人看见。”罗建华说。
“让直播间成为新农田,让流量化作新农资。”罗建华笃信,这条回馈乡梓的“新农人”之路,要“走到做不动的那一天”。